接下来的两日,益阙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敌人的攻击一波接着一波,如狂风暴雨般猛烈。他们用云梯攀爬城墙,用投石机向城内投掷巨石。城头上的士兵们伤亡惨重,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毫不退缩。
徐骁日夜守在城头,指挥战斗。他的声音已经沙哑,但依然充满了力量。他不断地调整防御策略,与敌人斗智斗勇。他时而命令士兵们用弓箭射杀攀爬城墙的敌人,时而让士兵们用滚木礌石砸向敌人的投石机。在他的指挥下,士兵们一次次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然而,敌人的攻击越来越猛烈,益阙城的防御工事也渐渐出现了破损。城墙上的砖石被敌人的巨石砸得松动,云梯一次次地搭在城墙上,敌人不断地往上攀爬。徐骁看着这一切,心中焦急万分,但他依然保持着冷静。他知道,此时他不能慌乱,否则士兵们就会失去信心。
他亲自带领着士兵们修补城墙,加固防御工事。他们用沙袋堵住城墙的缺口,用木板加固云梯的支撑点。在他们的努力下,益阙城的防御工事暂时稳住了。
但敌人的攻击并没有停止,他们不断地寻找着益阙城的弱点。他们发现益阙城的城门虽然坚固,但城门的铰链处却比较薄弱。于是,他们集中力量攻击城门的铰链处,试图打开城门。
徐骁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带领着士兵们赶到城门处。他们用身体挡住城门,用武器抵挡敌人的攻击。敌人的刀枪不断地砍在他们身上,但他们依然紧紧地守住城门,不肯后退半步。
在这两日里,徐骁几乎没有合过眼。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脸上满是疲惫和灰尘。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依然充满了斗志。他不断地鼓励着士兵们:“兄弟们,坚持住,援军很快就会到来!”
终于,在第三日的清晨,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面面飘扬的旗帜。那是离阳王朝的援军!士兵们欢呼雀跃,士气大振。他们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徐骁的眼中也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他知道,他们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援军如潮水般涌来,他们带着强大的气势,冲向敌人的阵营。与城内的守军里应外合,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敌人见大势已去,纷纷溃逃。他们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益阙城终于守住了!
王翦虽然已经牺牲,但他的英勇事迹,却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他的悲壮和勇猛,成为了益阙城的一段传奇。每当人们提起这场战斗,都会想起那位手持长枪、英勇无畏的猛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这乱世中奋勇前行。
而徐骁,也因为在这场战斗中的出色表现,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他带领着益阙城的百姓和士兵,度过了这场危机。他知道,这场战斗只是乱世中的一个插曲,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他毫不畏惧,他将带着王翦的精神,继续守护着益阙城,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益阙城头,战鼓声渐渐停歇,但那曾经的激战,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王翦断后血染疆,徐骁守城援军降,这段悲壮的历史,将永远被人们传颂,成为乱世中一抹耀眼的光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益阙城头,硝烟尚未完全散尽,空气中仍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与焦糊味。徐骁与身旁仅存的几名亲兵围坐在一起,面色凝重,正仔细算着此次大战的战损比。
徐骁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疲惫与痛惜。他手中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不断划拉着数字,口中念念有词:“我带来的五千余儿郎,如今竟只剩八百余人……”说到此处,他的声音微微颤抖,脑海中浮现出那些熟悉的面孔,他们或是在冲锋陷阵时被敌人砍倒,或是在坚守阵地时被巨石砸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在这残酷的战场上。
亲兵们也纷纷低头,神色黯然。其中一名亲兵哽咽着说道:“将军,益阙原本的三千守兵,如今也仅剩三百余人了。这一战,实在是太过惨烈。”
徐骁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看着地上的数字,心中五味杂陈。此次战斗,在敌人近一万五的士兵数次疯狂冲击下,他们以八千余人击杀敌军近一万人,这看似辉煌的战绩背后,却是无数将士用生命换来的。每一具倒下的尸体,每一道流淌的鲜血,都在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惨烈与悲壮。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徐骁抬起头,只见援军将领策马而来,身后跟着一队精锐骑兵。援军将领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大步走到徐骁面前,抱拳行礼道:“徐将军,残余的敌军已经分成两路逃窜。一部分三千余人往西北方逃窜,一部分两千余人往东北方逃窜。你们刚经历恶战,身体和精神都已极度疲惫,这两千余人的敌军就由你和蔡校尉一起追击,我安排两千余人给蔡校尉做你的辅助。”
徐骁看着援军将领,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他深知,虽然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但绝不能让这些残敌逃脱。一旦他们逃窜到其他地方,很可能会再次集结,卷土重来,给百姓带来新的灾难。他重重地点了点头,抱拳回礼道:“没问题,那就有劳蔡校尉了。我定当全力以赴,将这些残敌一网打尽。”
援军将领微微一笑,拍了拍徐骁的肩膀,说道:“徐将军,我信你。你在这场大战中的英勇表现,我们都看在眼里。此次追击,定能马到成功。待歼灭了敌人后,回到离阳王庭,我定会向陛下如实陈述,为你谋个一官半职的”说罢,他转身向身后的骑兵队伍喊道:“蔡校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