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问询闹事起疑云 府内详谈展才情

就在此时,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门口,形成一片片光影。吴素领着小徐脂虎缓缓走来,仿佛从画中走出一般。吴素身着一袭洁白的长衫,衣袂飘飘,如同仙子降临尘世。她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在双肩上,轻轻拂过白皙的肌肤,更衬得她的气质出尘脱俗。

她的步伐轻盈而优雅,每一步都如同在云端漫步,仿佛不沾一丝尘埃。小徐脂虎像一只活泼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跟在母亲身后,手中还紧紧握着刚才玩耍的小玩意儿,满脸都是天真无邪的笑容。

当她们走到门口时,小徐脂虎一眼便看到了坐在石墩上的男子,她快步上前,好奇地问道:“怎么啦?夫君。”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黄莺出谷。

跟在吴素身后的几个亲卫兵,见到徐骁后,立刻躬身行礼,齐声说道:“属下见过徐将军!”这一声呼喊,犹如惊雷乍起,在寂静的庭院中回荡。原本坐在石墩上的男子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他猛地抬起头,目光与亲卫兵们交汇。

男子愣住了,眼睛瞪得老大,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他的嘴巴微微张开,脸上满是震惊之色。刚才和自己交流的竟然就是徐骁本人!他立即起身,拱手道:“在下赵长陵,只知将军威名未曾见到活人,因此刚才多有得罪,还请将军见谅。”那模样,与刚才的嚣张跋扈判若两人,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带着一丝惶恐。

“活人?哈哈,难道还有人传言我不是活人不成?”徐骁听到赵长陵的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乐呵呵地笑了起来。他的笑声爽朗而洪亮,仿佛整个府邸都被这笑声所震动。

赵长陵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用词不当,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连忙解释道:“对不住,对不住,实在是太紧张了,所以才会口不择言。不应该用‘活人’来表达,应该用‘本尊’……对,就是‘本尊’来代替。”

周围看热闹的人们看到这一幕,都不禁笑出了声。赵长陵的窘迫模样让他们觉得十分有趣,而徐骁的豁达态度更是让人对他心生好感。

赵长陵此时更是尴尬得无地自容,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以避开众人的目光。然而,徐骁却并没有在意这些,他依旧面带微笑,说道:“无妨,无妨!方才先生说自己有大才,不知可否入府详谈?”

说着,徐骁做出一个邀请的动作,他的手臂微微抬起,手掌向上,示意赵长陵进入府邸。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即将为自己带来巨大助力的人才。

赵长陵满脸谦卑地说道:“在下刚才所言,确实有些夸大其词了。不过,在下确实略通文墨,有些见解可以说与将军一听,至于将军是否愿意留下在下,全凭将军定夺。”他的语气诚恳,态度与之前的傲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刻的他显得格外恭敬和谦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骁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他对赵长陵的态度转变感到颇为满意,于是豪爽地说道:“哈哈,无妨无妨,既然你有如此自信,那便随我入府一叙吧。”说罢,徐骁转身朝着府门走去,赵长陵赶忙紧随其后。

此时,原本围在府门前看热闹的人们,见到赵长陵被徐骁请入府内,也都渐渐散去。街道上的嘈杂声逐渐恢复了平静,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赵长陵跟随着徐骁走进府内,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紧张和兴奋的情绪。他紧张的是,自己的才华是否真的能够得到徐骁的认可;而兴奋的则是,终于有机会在这位威震天下的将军面前一展身手了。

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掌心微微出汗,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然而,尽管内心有些忐忑不安,赵长陵还是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昂首挺胸地跟在徐骁身后,踏入了府门。

来到府内大厅,徐骁让下人上茶,然后坐在主位上,看着赵长陵说:“先生请坐,不知先生有何高见?”他的目光中透着一丝真诚,仿佛在等待着一场智慧的盛宴。

赵长陵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他讲起了天下大势,从北方的匈奴与北莽到盘踞在离阳王朝周边的诸侯国家,从朝廷的局势到民间的疾苦,分析得头头是道。他指出,如今中原大地虽然表面上平静,但实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蠢蠢欲动。

他还分析了各方势力的优劣,说北方的蛮族虽然勇猛,但缺乏谋略和后勤保障;南方的诸侯虽然富庶,但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形成合力。而徐家军,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和团结的军心,只要运用得当,定能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

接着,他提出了一些独特的战略构想。他建议徐骁先巩固自己的根据地,发展经济,训练军队,然后寻找机会,联合其他有识之士,共同对抗朝廷的腐败和蛮族的侵扰。他还详细地阐述了如何进行军事部署,如何利用地形和天气等因素来取得战争的胜利。

徐骁一边听,一边点头,心中暗暗赞叹。这赵长陵还真有几分本事,虽然有些观点略显稚嫩,但也不乏一些独到的见解。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发现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吴素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偶尔也会露出赞许的目光。她本就是聪慧之人,自然能看出赵长陵的才华。小徐脂虎则在一旁跑来跑去,时不时地插上几句童言童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她一会儿跑到赵长陵身边,好奇地看着他,一会儿又跑到父亲身边,拉着他的衣角撒娇。

赵长陵讲完后,已经过了大半天,太阳快要落山。他紧张地看着徐骁,等待着他的评判。他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指关节都泛白了。徐骁沉默了片刻,然后站起身来,走到赵长陵面前,双手扶起他,笑着说:“先生果然有大才,我徐家军正需要像先生这样的人才。不知先生可愿留下,助我一臂之力?”他的声音诚恳而坚定,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赵长陵一听,心中大喜,连忙起身,拱手道:“多谢将军赏识,在下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他的声音有些颤抖,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他终于得到了徐骁的认可,自己的才华有了施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