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夜帐论势绘宏图 徐赵谋定九州途

接着,赵长陵谈到了南唐。他指出:“南唐的水军实力颇为强大,这对我们构成了不小的威胁。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水军建设。一方面,要大力培养一批优秀的水军将领,让他们精通水战战术和指挥技巧;另一方面,要投入资源研制新型的水军武器,以提升我军在水上的战斗力。比如,可以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造船工匠,共同研发新型的战船,使其在速度、坚固程度和火力等方面都能优于南唐的战船。”

最后,赵长陵将目光投向了东越。他说:“东越与海外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这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派遣强大的海军封锁东越的港口,切断其贸易通道。如此一来,东越的经济必然受到重创,国内局势也会随之动荡。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加强海军的训练,提高海军的作战水平,确保能够有效地执行封锁任务。”

夜已深,军帐内的气氛却依然热烈。徐骁和赵长陵的讨论还在继续,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赵长陵说道:“将军,如今我们虽然有了一统中原的志向,但实力尚且不足。我们需先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的到来。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战略和计划,提高自身的实力。”

徐骁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我会立刻下令,按照先生的建议行事。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实现一统中原的目标。”

赵长陵微笑着说道:“将军有此决心,何愁大事不成。我们只需耐心等待,时机一到,便可大展拳脚。”

最终,赵长陵和徐骁确定了消灭国家的先后顺序为:后隋→后宋→北汉→大魏→东越→南唐→西楚→西蜀。在二人确定了计划后,他们相视一笑,举起案前的茶水一饮而尽。那茶水在他们的口中,仿佛化作了实现霸业的动力。

从那以后,徐骁和赵长陵开始按照既定的计划行动。他们加强了军队的训练,每天清晨,军营中便传来将士们整齐的操练声。徐骁亲自监督训练,对表现优秀的将士进行奖励,对偷懒懈怠的将士进行惩罚。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将士们的战斗力得到了显着提高。

同时,他们发展经济,鼓励当地的百姓开垦荒地。徐骁派出官员到各地宣传优惠政策,吸引百姓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百姓们纷纷响应,开垦出了一片片肥沃的土地。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物资储备也越来越丰富。

……

在这乱世之中,徐骁和赵长陵的霸业之路才刚刚开始。他们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他们毫不畏惧。

徐骁每天都会与赵长陵一起商讨军情,制定作战计划。他们仔细研究地图,分析敌人的弱点,寻找最佳的作战时机。在他们的带领下,军队士气高昂,将士们纷纷表示愿意为了一统中原的目标而奋勇杀敌。

赵长陵则继续关注着各国的动态,不断调整战略和计划。他深知,局势瞬息万变,只有随机应变,才能在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他经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需求和疾苦,为徐骁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思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骁的军队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他们先后攻克了后隋和后宋,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每一次胜利,都让他们的信心更加坚定,也让他们的霸业之路更加清晰。

然而,他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大魏、西楚等强国开始对他们进行联合打压,试图阻止他们的崛起。但徐骁和赵长陵并没有退缩,他们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地化解了危机。

在这乱世之中,徐骁和赵长陵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着一段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他们向着一统中原的目标奋勇前进,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们都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的故事,将成为中原大地上流传千古的传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

————————————————

正所谓:

徐赵营中论九图,风云局势细勘殊。

离阳内乱根基蛀,北莽离心势渐孤。

西楚文繁武力疏,南唐财厚战心无。

先平楚唐开宏路,再定他邦统九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