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陵和李义山听了徐骁的话,都陷入了沉思。他们仔细回味着徐骁的分析,心中不禁暗暗佩服。经过一番思考,二人终于达成了共识,确定了统一中原的先后顺序:后隋→后宋→北汉→大魏→东越→南唐→西楚→西蜀。
这个顺序的确定并非偶然。后隋地处中原腹地,宛如一颗棋子,卡在了南北交通的要道上。攻下后隋,就如同在中原大地上打开了一个缺口,让徐家军的军队可以自由穿梭。
而后宋与后隋相邻,如同唇齿相依。攻下后隋后,后宋必然会陷入恐慌之中。此时离阳军队顺势南下,后宋的防御体系必然会因为毫无防备而迅速崩溃。
至于北汉,虽国力不是太强,但地处偏北,气候寒冷,补给线长。若先攻打北汉,徐家军军队需要长途跋涉,在北汉的土地上与敌人作战。而且北汉的骑兵擅长在平原上作战,徐家军若不能迅速取得胜利,很容易陷入持久战,消耗大量的兵力物力。
待攻下后隋和后宋之后,徐家军军队将会获得大量的物资和兵力。这将使得他们在后续的战争中拥有充足的资源支持,无论是粮草还是武器装备都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在这种情况下,徐家军军队可以毫不犹豫地挥师北上,因为此时他们的兵马粮草都有了充足的保障。面对战斗力稍显逊色的北汉军队,徐家军的胜算自然会大大增加。
大魏虽然同样拥有雄厚的国力,但其内部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参差不齐。这意味着徐家军可以通过贿赂一些权臣来达到里应外合的效果,从而更容易地攻克大魏。
东越水师虽然强大,但陆战能力相对较弱。徐家军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敌人的劣势,采取大规模的陆战策略,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从而取得战斗的胜利。
南唐文化繁荣,但其朝廷重文轻武,导致军事力量相对薄弱。徐家军可以抓住这一点,针对南唐的军事弱点进行攻击,迅速突破南唐的防线。
西楚的国力在当前可谓是如日中天,其号称拥有十二万重甲步兵大戟士和六万重甲铁骑,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使得其他国家都对其忌惮三分。然而,西楚的内部却并非表面上那般和谐,各种矛盾交织,严重影响了其整体战斗力。实际上,真正能战的只有兵甲叶白夔一人而已。
相比之下,此时的徐家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实力相对较弱。然而,他们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数量。仅凭人数上的优势,徐家军即使采取简单粗暴的堆人头战术,也足以攻破西楚。
再看西蜀,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是它的一大优势。但与此同时,西蜀的经济发展却相当滞后,这导致其在战争中的持久力不足。而且,西蜀那些曾经声名显赫的将领们如今都已离世,新一代的将领尚未成长起来,整体实力大打折扣。因此,一旦西楚被攻破,那么接下来直捣西蜀便会变得相对容易。
综合考虑各国的情况,离阳制定了一个明确的统一顺序。首先攻打后隋,然后是西楚,最后是西蜀。这样的顺序安排,可以让离阳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地攻击各国的弱点,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自身的损失。
确定了统一顺序后,三人便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第一个目标——后隋身上。他们深知,要想成功攻克后隋,就必须对其国家实力和政治环境有深入的了解。于是,他们开始了漫长而细致的研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分析,他们发现后隋的皇帝昏庸无道,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对朝政之事不闻不问。他每天都在后宫里与妃嫔们纵情声色,完全不顾及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福祉。这样的君主,显然无法有效地治理国家,使得后隋的政治环境日益恶化。
朝堂之上,奸臣当道,这些人结党营私,为了个人的利益相互勾结。他们不仅贪污腐败,还不择手段地排除异己,使得朝堂之上乌烟瘴气,一片混乱。正直的官员们受到排挤和打压,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国家的政务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官员们只知搜刮民脂民膏,对百姓的疾苦视而不见。军队方面,虽然兵力不少,但训练不足,装备陈旧。将领们大多平庸无能,缺乏谋略。他们只知道按照既定的战术作战,不懂得随机应变。
而后隋的百姓在苛捐杂税的重压下,生活困苦不堪,对朝廷怨声载道。田野里,百姓们面黄肌瘦,辛勤劳作却难以维持生计。集市上,物价飞涨,百姓们为了买一点粮食而奔波劳累。
基于这些分析,三人制定了一套比较全面的攻打后隋的作战计划。他们决定兵分三路:
一路由徐骁亲自率领,他身先士卒,率领着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如同一股狂风般席卷而来,直取后隋都城。徐骁深知这座都城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后隋的政治中心,更是其政权的象征。一旦攻下都城,后隋的政权便会像一座失去根基的大厦一样迅速崩溃。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徐骁制定了一个大胆而又精妙的计划。他将率领这支精锐骑兵,以最快的速度突破后隋的防线,直捣黄龙。在行军过程中,徐骁对军队的纪律要求异常严格,他下令士兵们不得骚扰百姓,要以仁义之师的形象示人,以此来赢得民心。
与此同时,另一路由赵长陵指挥的军队则从侧翼迂回,他们如同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悄悄地绕过了后隋的主力部队,迅速切断了后隋与其他诸侯国的联系,使得后隋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赵长陵擅长谋略,他对地形和情报的掌握堪称一绝,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明智的决策。
最后一路则由李义山统领,他的任务是负责牵制后隋的地方军队,确保主力部队能够顺利推进。李义山心思缜密,他巧妙地布置了疑兵,让后隋的地方军队摸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支援都城。这样一来,主力部队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向前挺进,直逼后隋都城。
同时,他们还制定了详细的战略战术。利用间谍扰乱后隋的军心民心,间谍们会潜入后隋的都城和各地,散布谣言,说离阳军队势不可挡,后隋即将灭亡。还会在军队中制造混乱,让将领们相互猜疑。
在关键时刻发动奇袭,选择在后隋军队防备松懈的时候,突然发动攻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比如,在夜晚或者恶劣天气下,离阳军队会悄悄接近后隋的营地,然后发起猛烈的攻击。
就在三人确定好第一个攻打后隋的计划后三天,离阳王朝的消息也来到了军中。老皇帝赵礼得知徐骁等人已经制定了详细的统一中原计划和攻打后隋的作战方案,心中大喜。
他立刻下旨召见徐骁。徐骁深知此次会面意义重大,这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前途,更关系到离阳王朝的兴衰。他带着三人精心绘制的统一中原顺序图和攻打后隋的作战计划,只身前往离阳王朝都城。
一路上,徐骁思绪万千。他想起了自己多年来征战沙场的经历,想起了那些为了离阳王朝而牺牲的将士们。他深知,统一中原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他毫不畏惧。他坚信,在离阳王朝的领导下,在三位谋士的辅佐下,离阳一定能够实现统一中原的伟大目标。
终于,徐骁来到了离阳王朝的都城。这座都城宏伟壮观,城墙高大厚实,城门上刻着精美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