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的蛊惑下,原本犹豫不决的大臣们渐渐动摇了。他们开始思考投降的可能性,心中那根紧绷的弦也逐渐放松了下来。
“或许投降真的是唯一的出路了。我们不能再让百姓为我们受苦了。”一位大臣低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妥协。
“是啊,我们也要为自己的性命着想啊。留得性命在,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另一位大臣附和道。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侥幸的神情。
最终,在投降派大臣的不断蛊惑和劝说下,所有大臣决定投降。他们认为,保住性命才是真的,其他的都是浮云。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们已经顾不上什么国家大义、民族尊严了,只想着如何才能让自己和家人活下去。
于是,大臣们纷纷散去,各自回到家中,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投降。他们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恐惧、有无奈、有悔恨,也有一丝侥幸。而此时的后宋都城,依然笼罩在一片恐慌和绝望之中,仿佛一座即将被黑暗吞噬的孤城。
此时的徐骁军帐中,灯火通明如白昼。那跳跃的烛火,将整个军帐映照得亮堂堂的,却也映照出帐内紧张而凝重的气氛。徐骁稳稳地坐在主位上,眉头紧紧锁着,仿佛两道拧在一起的麻绳,眼神中透露出思索与忧虑。他正与赵长陵和李义山这两位军中智囊商议着对策。
徐骁微微抬起头,目光扫过赵长陵和李义山,声音低沉而有力地问道:“两位军师,如今后宋那些大臣们态度不明,就像那雾里看花,让人捉摸不透。若他们选择投降,我们该如何安置他们?若他们拼死抵抗,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赵长陵轻轻摇着手中的蒲扇,那蒲扇在烛光下晃动着,带起一阵微弱的风。他微微眯起眼睛,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将军,若他们投降,我们可根据他们的表现和才能,给予适当的官职。对于那些曾经在后宋朝廷中兢兢业业、有真才实学且真心归顺之人,不妨让他们为离阳王朝效力。如此一来,既能稳定后宋的局势,避免因处置不当而引发新的动荡,又能扩充我们的人才队伍,为离阳王朝的发展增添新的力量。”
李义山捋着下巴上那几缕小胡子,微微点头,赞同地说道:“长陵兄所言极是。若他们抵抗,我们则无需客气,直接攻破城门,将他们一网打尽。不过,以我之见,他们投降的可能性较大。毕竟如今后宋大势已去,犹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他们都是聪明人,应该明白继续抵抗只是徒劳,没有别的选择。”
徐骁点了点头,双手抱在胸前,说道:“两位军师说得有理。不过,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我们还是要做好两手准备,以防万一。不能因为觉得他们投降的可能性大,就放松警惕。”
就在他们商议之时,一个亲卫站在军帐外,恭敬地行礼说道:“禀将军、两位军师,后宋的大臣们前来投降了!”
徐骁三人听到后,先是一愣,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紧接着,他们相视一眼,然后哈哈大笑起来。徐骁一边笑着,一边吐槽着:“早这样不就好了吗?还省得我为了这后宋之事,这几夜都没睡个好觉,头发都掉了不少!”
赵长陵和李义山也都笑着回应:“说的好像早投降你就能早睡似的!不过,这后宋大臣们倒是识时务,知道大势已去,便乖乖来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徐骁等三人整理了一下衣衫,徐骁特意将身上的铠甲抚平,赵长陵将蒲扇别在腰间,李义山则将小胡子又捋了捋,然后一同走出军帐,前去接见后宋的大臣们。
只见后宋的大臣们一个个垂头丧气,面如死灰,仿佛被抽走了灵魂一般。他们缓缓地向徐家军的大本营走来,脚步拖沓,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无奈和悔恨,仿佛在为自己的命运而叹息。
徐骁站在营帐前,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地看着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大臣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他走上前去,大声说道:“诸位大臣,如今你们选择投降,是明智之举。只要你们真心归顺离阳王朝,我徐骁保证不会亏待你们。离阳王朝向来重视人才,只要你们有才能、有忠诚,定能在新的朝廷中有一番作为。”
后宋的大臣们纷纷跪地,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砰砰”的声响,口中齐声说道:“多谢将军不杀之恩,我等愿真心归顺离阳王朝,为将军和朝廷效犬马之劳。”
徐骁看着他们,微微点了点头,说道:“都起来吧。今日天色已晚,你们先在军营暂住一晚,待明日我们就投降事宜仔细沟通。”
后宋的大臣们站起身来,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跟随着徐家军的士兵,前往军营休息。他们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那么渺小和落寞,仿佛被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压。
第二日,阳光明媚,洒在大地上,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徐骁召集后宋的大臣们来到军帐中。他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视着众人,那目光仿佛能看穿每个人的内心。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今日,我们就投降事宜进行商议。凡是真心投降的人,依旧官复原职在都城里工作,为离阳王朝效力。你们在原来的职位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人脉,继续担任原来的官职,能够更好地维持都城的稳定和发展。不过,你们要明白,如今你们是离阳王朝的臣子,要遵守离阳王朝的律法和规矩,不得再有二心。其他誓死不投降的,我会安排一支小部队,将他们和你们的小皇帝及费将军一同押往离阳王朝,由朝廷发落。”
后宋的大臣们听了,有的面露喜色,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有的则忧心忡忡,心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那些真心投降的大臣们纷纷上前一步,跪地表示:“将军,我等真心归顺,愿为离阳王朝效犬马之劳,定当尽心尽力,不负将军和朝廷的期望。”
而那些原本还心存侥幸、妄图反抗的大臣们则吓得面如土色,双腿发软,差点瘫倒在地。他们心中充满了悔恨,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坚定地选择投降,如今却要面临被押往离阳王朝的命运。
经过半天的时间,徐家军便将真心投降的和非真心投降的区分开了。那些真心投降的大臣们被安排在军营中休息,他们有的相互交谈着,谈论着未来的打算;有的则静静地坐在一旁,思考着如何在新的朝廷中立足。而非真心投降的大臣们则被捆绑起来,他们挣扎着,口中喊着冤枉,但没有人理会他们。随后,他们与后宋小皇帝及费将军一同被押上了囚车。
当夜,一支小部队押送着囚车,向着离阳王朝的方向进发。囚车里,后宋小皇帝面色苍白,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充满了悔恨。他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从大臣们的劝告,好好治理国家,整日沉迷于享乐,荒废了朝政,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他想起了曾经的后宋,繁华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而如今,一切都已不复存在。
费将军则一脸悲愤,他望着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大臣们,如今却成了阶下囚,心中充满了不甘。他大声喊道:“我后宋虽败,但我们的精神永存!你们这些叛徒,迟早会遭到报应的!我后宋的百姓不会忘记你们的背叛!”
然而,他的喊声在夜空中渐渐消散,没有人理会他。小部队押送着囚车,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只留下一串沉闷的车轮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