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这事了了,我们就卸甲归田,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过几天安稳日子。”徐骁轻声说,像是在许愿。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憧憬和向往,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生活。
吴素笑了,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好啊,我等着你兑现承诺。”她的笑容如同盛开的花朵,美丽而灿烂,让徐骁心中充满了动力。
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宁静。远处传来剑九黄练剑的声音,铮铮作响,与园中的虫鸣鸟叫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别样的画卷。北凉王府的这个午后,既有风雨欲来的凝重,也有片刻的岁月静好。
剑九黄的练剑声一直持续到暮色四合。他没去演武场,就在后花园的空地上,一招一式,缓慢而沉稳。他的剑法犹如行云流水,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无尽的威力。剑光在昏暗中闪烁,如同流动的月华,每一次挥出,都带着破空的锐响。
徐骁和吴素并肩站在廊下,静静地看着。他们知道,这看似平淡的练剑,实则是剑九黄在调整状态,为即将到来的江湖之战做准备。
“老黄的剑,越来越沉了。”徐骁轻声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赞赏和期待。
“沉了才好,沉剑方能斩乱麻。”吴素接口道,“江湖上的那些弯弯绕绕,就得用老黄这种直来直去的剑法去破。”
徐骁笑了笑,没再说话。他知道吴素说得对。江湖人讲究辈分、规矩、道义,看似复杂,实则不堪一击。只要找到他们的软肋,便能一击而溃。而剑九黄的剑,就是最锋利的刀。
练完剑,剑九黄收了势,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走到两人面前,拿起桌上的酒壶喝了一大口:“差不多了。”
“最快明日傍晚,禄球儿的消息应该就回来了。”徐骁道,“等他那边有了眉目,我们就准备出发。”
“好。”剑九黄点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决绝,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三人一起回了前厅,晚饭依旧简单。席间,谁都没再提江湖之事,只是闲聊些家常。徐骁说起军中的趣闻,那些充满热血和激情的故事,让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起来。吴素讲着王府里的花草,她的声音温柔而细腻,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美丽的童话。剑九黄偶尔插一两句,他那憨厚的笑容和朴实的话语,让人感到无比亲切。
饭后,剑九黄回了自己的房间 —— 这次他没去屋顶。徐骁送吴素回房,看着她洗漱完毕躺下,才转身离开。
回到书房,徐骁并没有点灯,只是坐在窗前,望着天上的明月。月光清冷,照得他脸上的皱纹愈发清晰。那皱纹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记录着他一生的沧桑和荣耀。他从怀中摸出一封早已写好的信,借着月光看了看,上面只有寥寥数语:“速查襄樊城旧部,及京城围杀案相关人等,事急,盼复。”
这是他写给褚禄山的亲笔信,虽知拂水房效率极高,但他还是忍不住多叮嘱一句。有些事,容不得半点差错。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声轻响。徐骁头也不回:“查得怎么样了?”
黑影从窗外跃入,单膝跪地,正是拂水房的一名密探:“禀王爷,褚大人传来消息,襄樊城那边已有眉目,牵扯出三个江湖门派,分别是紫荆山庄、怒蛟帮和快刀堂。京城那边,还在追查,不过已锁定几个可疑人物。”
“知道了。”徐骁挥挥手,“让禄球儿继续查,务必查清所有关联人员,一个都不能漏。”
“是!”密探领命,再次化作黑影消失在夜色中。
徐骁将那封信重新揣回怀中,走到墙边,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如今的地图上,北凉、离阳、北莽的疆域清晰可见,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符号,那是北凉军的布防图。他的手指缓缓划过襄樊城的位置,又移到京城,眼神越来越冷。
“欠我徐骁的,也该还了……” 他低声呢喃,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决绝。
窗外,月光如水,静静流淌。王府深处,剑九黄的房间里,传来轻微的剑鸣声,仿佛在回应着主人的战意。一场席卷江湖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而北凉王府,就是这场风暴的中心。
————————————————
正所谓:
离阳宫阙传诏音,老帝旨意似雷沉。
马踏江湖风云动,徐骁早有此心吟。
往昔恩怨如烟散,朝堂江湖暂分畛。
为遂宏图抛旧隙,应承君命意坚矜。
急唤禄山堂前临,令下如山不容斟。
三日之期任务紧,江湖逆派细搜寻。
抗朝门派皆须探,襄樊援兵底细深。
更有京城白衣案,涉江人物觅踪林。
禄山领命匆匆奔,徐骁归府步难禁。
素儿九黄相对坐,核心机密共筹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