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赐婚妙策藏机锋 笑问回信意趣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到脚步声,徐骁抬起头,见是徐凤年,便抬了抬眼,语气平静地说:“说说你的想法。”

“父亲,” 徐凤年收敛了平日的散漫,走到书桌前,语气严肃地说,“离阳此次赐婚,看似是恩典,实则是算计。他们想将隋珠公主嫁给我,表面上是拉近朝廷与北凉的关系,实际上是想让隋珠公主成为离阳牵制北凉的质子。若我应下这门婚事,日后北凉稍有异动,离阳便会拿公主的安危说事,让我们投鼠忌器;若我拒婚,他们便有了出兵的理由,可向天下人宣称我们北凉对朝廷不敬,从而名正言顺地对我们动手。”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道:“而且,这一年来离阳削除了那么多赵姓藩王,如今把目标对准我们北凉,赐婚只是他们的第一步。他们先试探我们的态度,若我们妥协,接下来便会提出更多苛刻的条件,一步步削弱我们的势力;若我们反抗,他们便会以此为借口,调动军队来攻打我们。”

徐骁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一直知道,徐凤年看似纨绔,实则心思细腻,聪慧过人,只是平日里不愿显露罢了。如今徐凤年能看透离阳的算计,条理清晰地分析出其中的利弊,足以证明他已具备担当北凉基业的潜质。

“你说得没错,” 徐骁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这一年来,离阳朝廷削除了数十位赵姓藩王,手段狠辣,毫不留情。那些藩王中,有的只是稍微表现出一点不满,便被朝廷以各种理由削除,可见离阳削藩的决心之大。如今他们把目标对准我们北凉,赐婚就是他们的第一步棋,目的就是试探我们的底线,为后续的削藩做准备。”

他走到徐凤年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说道:“为今之计,我们只能拒婚。但拒婚之后,离阳朝廷必定会有所动作,他们可能会在边境部署军队,也可能会派人在北凉内部制造混乱。你是北凉世子,是他们重点针对的目标,留在北凉只会成为他们的靶子,随时可能遭遇危险。所以,我决定让你游历江湖,暂时离开北凉。”

徐凤年心中一动,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连忙问道:“游历江湖?父亲此举有何深意?难道只是为了让我避开危险吗?”

“当然不止,” 徐骁摇了摇头,伸出一根手指,耐心地解释道,“其一,游历江湖可避开离阳的政治联姻与算计。你离开北凉后,离阳朝廷找不到针对你的理由,他们的赐婚计划自然也就落空了。而且,你不在北凉,他们即便想对北凉动手,也会有所顾忌,毕竟你是北凉的世子,他们若伤害你,会引起北凉军民的不满。”

他伸出第二根手指,继续说道:“其二,你常年在王府装纨绔,外界对你的印象大多是‘不学无术、贪图享乐’。此次游历江湖,能让你破除这个纨绔形象,真正见识江湖的险恶与人心的复杂,直面真实的世界。你可以在江湖中历练自己的心智,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这些都是你日后继承北凉基业所必需的能力。”

最后,徐骁伸出第三根手指,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其三,北凉的基业日后终究要交到你手中。你此次游历江湖,不仅能历练自己,还能结识天下英雄。江湖中有许多有才华的人,有的武艺高强,有的智谋过人,有的精通医术或工艺。你可以与他们结交,建立人脉关系,若能将他们招揽到北凉麾下,便是为北凉增添了一份力量。同时,你还能在游历过程中,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与民生状况,积累治理地方的经验,为日后继承北凉打下坚实的基础。”

徐凤年认真地听着,心中豁然开朗。他原本以为父亲让他游历江湖,只是为了让他躲避离阳的算计,却没想到父亲还有这么深远的考虑。他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也知道此次游历绝非简单的游玩,而是一场关乎北凉未来的历练。

“儿子明白父亲的意思了,” 徐凤年躬身行礼,语气坚定地说,“此次游历江湖,我定会好好历练自己,结识天下英雄,积累经验,绝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与托付。”

随后,徐骁又与徐凤年讨论了一些游历江湖的注意事项,比如如何隐藏身份,如何应对江湖门派的邀请,如何辨别善恶是非等。徐凤年认真地记在心里,不敢有丝毫懈怠。

离开书房时,已是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书房内,将父子二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徐凤年回头看了一眼书房,心中暗暗发誓,此次游历江湖,定要学有所成,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为北凉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书房外,北凉的风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离阳的赐婚圣旨如同一张无形的网,试图将北凉困在其中,让北凉陷入两难的境地。可徐骁父子早已看穿了这张网的破绽,以游历江湖为计,巧妙地避开了离阳的算计,为北凉的未来铺下了新的道路。而太安城内的张巨鹿与赵惇,尚不知他们的算计,已被北凉父子巧妙化解,一场更大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小主,

北凉王府书房内,徐骁正对着地图沉思,指尖在北凉与离阳的边境线上反复摩挲。离阳赐婚的事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他心头,虽已决定让徐凤年游历江湖避祸,可他深知,这只是暂时的应对之策,离阳削藩的野心绝不会就此打消,如何彻底破局,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就在他眉头紧锁、思绪万千之际,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副将之一周康推门而入,双手抱拳,躬身行礼道:“大将军,府门外有一位龙虎山的道士求见,说是奉了龙虎山掌门天师之命,有要事相告。”

“龙虎山的道士?” 徐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手指停下了动作。他与龙虎山素无过多往来,如今正是北凉与离阳关系紧张之际,龙虎山此时派人前来,不知是何用意。是离阳暗中授意,来探听北凉虚实?还是龙虎山有自己的打算?

他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心中快速盘算着。龙虎山作为江湖大宗,向来保持中立,若此时前来并非受离阳指使,或许会有意外的转机。“让他进来吧,” 徐骁最终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带他到前厅等候,我随后就到。”

“是,大将军!” 周康应声退下,转身去安排。徐骁整理了一下衣袍,将地图收好,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疑虑,迈步朝着前厅走去。

前厅内,烛火通明,一位身着青色道袍的小道士正站在厅中,双手捧着一个信封,神色紧张地四处张望。这小道士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虽身负几分修为,可一想到即将见到传说中杀人如麻的 “人屠” 徐骁,心中便忍不住发怵。

他曾在龙虎山听闻过徐骁的事迹:当年春秋大战,徐骁率领北凉铁骑横扫六国,所到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人屠” 之名,足以让小儿止啼。如今要亲自面对这位传奇人物,小道士只觉得心跳加速,手心都冒出了冷汗。

就在这时,脚步声从厅外传来,徐骁身着黑色劲装,腰佩弯刀,缓步走了进来。他身材高大,面容刚毅,脸上虽带着几分疲惫,可那双眼睛却锐利如鹰,仿佛能看透人心。当他的目光落在小道士身上时,小道士只觉得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双腿都有些发软。

“你就是龙虎山派来的?” 徐骁开口,声音低沉有力,带着几分威严。

小道士猛地回过神来,连忙躬身行礼,声音因紧张而有些颤抖:“道…… 道长…… 我奉天师掌门赵希抟之命,送…… 送信给北凉王大人……” 他说话时,头埋得很低,不敢直视徐骁的眼睛,双手将信封高高举起,生怕出了半点差错。

看着小道士这副紧张兮兮的模样,徐骁嘴角忽然露出一抹笑容,原本严肃的气氛也缓和了几分。他走上前,从没想过,自己的威名竟让一个小道士如此害怕。他接过小道士手中的信封,指尖触碰到信封的那一刻,能感受到里面信纸的厚度。

还没来得及拆开信封,徐骁便抬头看向小道士,笑着问道:“你家天师派你来送信,可有让你带话回来?需要我即刻回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