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家书至,回京都

途中经过几个检查站,司机出示了通行证,士兵们看到陆野的军官证后都敬礼放行。秦念注意到,在每个检查站,陆野都会下意识地调整坐姿,让她处于相对隐蔽的位置。

这种保护的本能,不知是出于丈夫的责任,还是侦察兵的职业习惯。

中午时分,卡车在路边一家国营饭店门口停下。司机熟门熟路地引他们进去,点了几个炒菜。饭店里贴着毛主席画像,墙壁上写着为人民服务的标语,服务员穿着白围裙,态度算不上热情,但动作利落。

尝尝这个,地道的滇菜。司机热情地推荐着一盘汽锅鸡,回了北方可就吃不到这么正宗的了。

秦念安静地吃着,注意到陆野虽然也在用餐,但始终保持着对环境的监控。当两个穿着旧军装、行为有些鬼祟的人走进饭店时,他的肌肉明显绷紧了片刻,直到那两人在角落坐下才开始点菜,才稍稍放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种随时随地保持警惕的状态,让她对侦察兵这个职业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下午四点左右,卡车终于驶入省城火车站广场。比起山区的小站,这里人声鼎沸,各色人流穿梭不息。大幅的红色宣传画贴在墙上,广播里播放着革命歌曲,挎着军包的军人、拎着土特产的老乡、戴着红袖章的工作人员...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时代画卷。

就在这儿分开了。司机帮他们拿下行李,祝一路顺风!

陆野点头致谢,然后很自然地接过秦念手中的旅行包:跟紧我。

他迈开长腿,以一种既能开路又不会让她跟丢的速度走向候车室。

秦念注意到,他选择的路线总是能最大限度地避开拥挤的人群,同时保持对出入口的观察。

候车室里烟雾缭绕,长椅上坐满了等待的旅客。陆野看了眼时刻表,带着她找到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

在这里等着,我去确认检票口。他将行李放在她脚边,语气是不容置疑的命令。

秦念点头,趁机观察着这个时代火车站的特有景象:抱着孩子的妇女、打着扑克的青年、捧着红宝书认真阅读的学生...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不同的故事。

陆野很快返回:在三号检票口,还有四十分钟。他递过来一个军用水壶,喝点热水。

这一刻,他展现出的细心与平日里的冷硬截然不同。

广播终于响起他们车次的检票通知。人群如潮水般涌向检票口,陆野一手拎着两个包,另一只手护在她身侧,以坚实的臂膀为她隔开拥挤的人流。

检票员看了眼他们的车票和军官证,态度明显恭敬了许多:军人同志请走这边。

站台上,绿皮火车如同一条巨龙匍匐在铁轨上,窗玻璃上结着薄霜。

找到他们的车厢,陆野先一步上车,然后回头向她伸出手。

秦念微微一愣,还是将手递了过去。他的手掌粗糙而有力,稳稳地拉她上了车。

列车缓缓启动,站台渐渐后退。秦念望着窗外掠过的景象,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而陆野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她,那双锐利的眼睛里闪烁着探究的光芒。

列车驶出站台,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逐渐规律起来。秦念借着大衣的掩护,指尖轻轻抚过手腕内侧——那片肌肤上的灼热正缓缓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特的温暖流遍全身。

她深吸一口气,感觉到自己的体温正在主动调节,对抗着从车窗缝隙钻进来的寒气。

陆野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眉头微不可察地蹙起。他注意到秦念的呼吸变得更加平稳,原本因寒冷而微微发白的脸颊恢复了血色,甚至比刚才更加从容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