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火车站显身手,暗处窥探的目光

驴车在颠簸了不知多久后,终于将秦念送到了那条通往外部世界的黄土公路旁。

二牛憨厚地帮她将行李拎下车,嘴唇嗫嚅了几下,最终只吐出两个字:“……小心。”

秦念点点头,从包里摸出两块用油纸包着的、舍不得吃的压缩饼干,塞进他粗糙的手里:“拿着,路上垫垫肚子,谢谢你了,二牛同志。”

二牛看着手里那从未见过的、包装齐整的饼干,黝黑的脸庞涨得通红,手足无措地想推拒,秦念却已转身,站到了路边,目光投向公路延伸的远方。

漫长的等待后,一辆风尘仆仆、冒着黑烟的长途汽车摇晃着驶来。秦念挤上车,车厢里混杂着汗味、烟草味和牲畜的气味,闷得人透不过气。

她靠着车窗,闭目养神,却时刻警惕着周遭的一切。怀里的背包紧贴身前,里面装着仅剩的干粮、水、以及那份至关重要的返程介绍信和剩下的钱票。

一路无话。

当窗外荒凉的戈壁滩逐渐被低矮的土坯房和稀疏的烟囱取代,空气中开始弥漫着城市特有的煤烟和尘土气息时,兰市到了。

汽车喘着粗气驶入嘈杂混乱的车站。

秦念随着人流下车,没有耽搁,辨明方向,径直朝着火车站走去。

兰市火车站比来时似乎更加拥挤喧嚣。南来北往的旅客,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脸上带着疲惫、急切或茫然。高音喇叭里播放着车次信息,声音常常被鼎沸的人声淹没。

售票窗口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像几条扭曲疲惫的长龙,缓慢地向前蠕动。

秦念默默走到一列队伍末尾,将背包放在身前,耐心等待。

她目光低垂,看似在休息,实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将周围环境尽数纳入掌控。这是刻在她骨子里的习惯。

队伍缓慢前行。排在她前面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劳动布外套的大姐,手里紧紧攥着一个旧帆布包,脸上带着焦急,不时踮脚向前张望,嘴里小声嘟囔着:“咋这慢哩……可不敢误了车……”

秦念注意到,大姐的外套右下侧口袋微微鼓起,根据形状判断,里面应该是个钱包或者用手绢包着的钱票。那口袋的扣子似乎没扣好,或者已经损坏,敞着一道小缝。

这种细节,在混乱的车站里,极易被某些人盯上。

果然,没过几分钟,一个穿着灰色棉袄、戴着顶旧帽子、身形瘦小的男人,状似无意地蹭到了大姐身边。

他眼神飘忽,左右扫视,一只手垂在身侧,手指细长而灵活。

秦念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她不动声色,但全身的肌肉已悄然绷紧,进入了戒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