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念利索地付了钱,如获至宝。但她没有立刻离开,继续搜寻,希望能找到更“现代”的半导体器件。最终,只找到一个损坏更严重的仪器底座,但她还是仔细记下了其结构特点。
满载而归回到家属院,她直奔工具棚。关好门,她首先小心翼翼地搬出那个最沉重的“电台残骸”。
她拿出工具,开始耐心地“解剖”这个工业“化石”。锈死的螺丝滴煤油浸润,一点点拧开。当沉重外壳被揭开,内部纵横的线缆、形状各异的电子管(大多已碎裂)、巨大的变压器和布满灰尘的电路板展现在眼前时,她依然感到了震撼。
(空间辅助:基础电路原理识别启动!尝试解析主要功能模块…信息过于复杂,解析度不足。建议从局部单元电路开始分析。)
秦念没有贪多。她拿出笔记本和铅笔,从最直观的部件画起,像一个考古学家在解读古老的文明。通过测绘和追溯,她对这个时代的电子工业水平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
“材料、工艺、设计思路……差距太大了。但再难,也得从认识它们开始。”她一边记录,一边自语。
然而,真正让她初窥“芯”世界的,是家里那台被原主藏起来、只剩杂音的老式半导体收音机。
几天后的深夜,工具棚里,秦念将那台红星牌收音机搬到桌上。
昏黄灯光下,她意念微动,那套做了旧化处理的【万能检修工具组】无声出现。拧开后盖,露出绿色的电路板、黑色圆帽晶体管、色环电阻。
她拿起特制的测电笔,笔尖轻点关键晶体管引脚,一种奇妙的联系传来。“工作点电压不对…”她调整微调电阻。滋啦声减弱,广播声清晰了许多!“中频失谐…”她用特制“螺丝刀”细微调节中周变压器。声音越来越清晰饱满!
修理完毕,性能焕然一新。但秦念的心思已飞跃别处。她的手指拂过那几个锗晶体管,目光灼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