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29批次的幽灵!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星火”研究室变成了一个压抑的孤岛。灯火通明,人声却近乎死寂。团队成员们双眼布满血丝,像梳理乱麻一样,反复核对着第29批次与之前成功批次的每一个参数:水温、胶号、转速、光强、温度、湿度……所有明面上的数据,都找不出任何破绽。

挫败感像瘟疫一样蔓延。张海洋暴躁地一拳砸在桌上:“见鬼了!真是活见鬼了!所有步骤都一样,为什么就这批不行?!”李文军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眉头锁成了死结,沉默得像一块石头。

压力如山,压在每个人心头。量产计划眼看就要因为这无法解释的故障而搁浅,之前的豪言壮语和辛勤汗水,都可能化为泡影。

秦念同样疲惫到了极点,但她不能倒下。她将自己关在角落,强迫大脑高速运转,将工艺流程在脑海中一遍遍重构。一定有某个被所有人忽略的、微不足道的细节。

就在她心神耗竭,几乎要被绝望吞噬时,左手手腕的龙形印记,传来一阵极其微弱、几近错觉的温热。没有清晰的提示,只是一种强烈的导向,将她的思绪死死地钉在了“材料”与“界面”这两个词上。

材料……界面……

她猛地睁开眼,快步走到光刻胶存放柜前,拿起第29批次使用的那罐光刻胶,又拿起之前批次的空罐。标识一模一样,生产批号仅差一位。

“问题可能在这里。”她的声音在死寂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相邻批号的原材料,可能存在我们无法检测的微量差异。”

“这……这怎么验证?我们根本没那个分析能力!”李文军的声音带着绝望。这超出了他们技术的极限。

“不需要分析成分。”秦念的眼神锐利起来,“我们需要做一个对比实验。用第29批次的光刻胶,但大幅度调整前烘工艺,用更高的温度和更长的时间,强迫高分子链充分交联,看能否‘弥补’可能存在的材料缺陷。”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毫无先例的假设,近乎一场赌博。但此刻,这是黑暗中唯一可见的萤火。

团队立刻行动起来,像即将溺毙的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启用备用掩膜版,清洗硅片,涂胶……每一个步骤都小心翼翼,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当硅片被送入自制的、温度被刻意调高的前烘箱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如同煎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