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合格率九十二点三!心底蓝图现!

一九七五年的初夏,阳光已经开始带上灼人的力道。“星火”研究室里,空气混杂着化学试剂、焊锡松香和金属受热后的气味,但以往那种焦灼的、悬在空中的紧张感,被一种低沉而持续的嗡鸣声取代了。

那是经过第29批次工艺固化后,稳定运行的流水线发出的声音。

张海洋操作着改良后的划片夹具,手腕稳定,下压的力度均匀。夹具上一个微小的弹簧结构,有效分散了应力,使硅片的破碎率从之前的百分之十五降到了百分之三以下。

他额角带着汗,但眼神专注,每一次抬起、放置、压下的动作都如同钟表般精准。

李文军站在测试台前,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据。

他刚换下了一个连续工作了三十六小时的晶体管测试仪,指尖被工具的金属外壳烫了一下,下意识地缩回,放在嘴边呵了口气,又立刻拿起万用表,继续测量新一批次芯片的关键参数。他的眉头不再像之前那样死死锁住,但紧抿的嘴唇显示他并未放松。

秦念穿梭在生产线之间。她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工装,袖口挽到手肘,露出一截纤细却线条分明的小臂。连续的高强度工作让她的脸颊瘦削了些,但眼神清亮,像被雨水洗过的寒星,锐利地扫过每一个环节:清洗槽的溶液浓度、光刻机的对准标记、烧结炉的温度曲线。

她在一个负责封装的年轻技术员身边停下。技术员正小心翼翼地将芯片引线键合到管座上,操作显微镜的手有些微不可察的颤抖。

“手腕再放松一点。”秦念的声音不高,但清晰地传入技术员耳中,“不是用手力去‘按’,是靠设备的重量自然下落。对,就是这样。呼吸放平稳。”

技术员依言调整,几次操作后,动作果然流畅了许多,键合点的球形也更加规整。他抬头,对秦念投去一个感激又腼腆的眼神。秦念微微颔首,继续向前走去。

“秦工!”李文军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他拿着刚出炉的测试报告快步走来,“第35批次,抽样一百片,初步功能测试合格……九十二片。合格率,百分之九十二点三!”

这个数字报出来,周围几个竖着耳朵听的技术员动作都顿了一下,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百分之九十二点三,远远超出了最初设定的百分之七十五的量产门槛。它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意味着这条由无数土办法和心血堆砌起来的流水线,真正具备了稳定产出合格芯片的能力,意味着“争气芯-甲型”已经不再是实验室的样品,而是可以批量生产应用到部队装备的可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