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光学难题?系统奖励送来“及时雨”

“这……这种棱镜结构……太巧妙了!”钱工扶着眼睛,几乎趴到图纸上,声音颤抖,“秦工,您是怎么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复杂计算的?这结构不仅解决了视场和像散问题,整体长度还能缩短!这……这简直是天才的设计!”

李文军也啧啧称奇:“如果真能实现,性能绝对碾压现在所有同类产品!”

张海洋虽然看不懂太深的光学原理,但看钱工和李文军的反应,就知道秦念又搞出了不得了的东西,激动地搓手:“我就知道!跟着秦工,没有啃不下来的骨头!”

秦念用“简化计算模型”和“灵感迸发”含糊地解释了设计过程,重点转向下一步:“设计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材料、加工、装配,每一个环节都是硬仗。

尤其是高均匀性、低色散的光学玻璃,国内目前恐怕难以满足要求。”

挑战依然严峻,但有了清晰可行的技术路径,团队的信心空前高涨。

连续几天的高强度脑力工作,让秦念即便有精力药剂支撑,也感到了深深的疲惫。这晚,她又在办公室熬到深夜,正准备趴在桌上小憩片刻,隐约听到门口有极轻微的响动。

她警惕地抬头,过了一会儿,才轻轻打开门。门外空无一人,只有一个熟悉的保温桶静静放在地上。

她拿起保温桶,打开盖子,一股浓郁鲜香的鸡汤味扑面而来。汤还是温热的,上面飘着几点金色的油花和几颗饱满的红枣。

桶身上没有字条,但秦念知道是谁。

她捧着保温桶,回到桌前,小口小口地喝着温热的鸡汤。

一股暖流从胃里蔓延到四肢百骸,驱散了深夜的寒意和累积的疲惫。窗外是寂静的军营,星光点点,她的心,也被这点滴的暖意熨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