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初试“鹰眼”,碾压进口货!

陈大山参谋长接到测试邀请,几乎是带着麾下几名最好的炮兵观察能手,一路疾驰到了研究所的测试场。他对这台完全由“星火”所自主研发的炮队镜,抱持着极高的期待,也带着一丝战场老兵固有的、近乎苛刻的审慎。

测试台上,那台漆皮剥落、充满使用痕迹的进口炮队镜,与旁边崭新、线条简洁、闪烁着暗哑金属光泽的“鹰眼”样机形成了鲜明对比。

“秦工,赵所长,这就是咱们的‘争气镜’鹰眼!?光看这卖相,就比那笨重的洋家伙精神!”陈大山搓着手,眼神热切,但目光扫过进口货那身战损般的痕迹时,又透出几分比较的意味。

测试正式开始。

一上秤,“鹰眼”比进口炮队镜轻了足足百分之三十五!陈大山亲自上手掂了掂,胳膊上的力道感差异明显,他眼睛一亮,看向身边的侦察班长:“虎子,感觉咋样?”

那名叫虎子的精悍士兵立刻立正:“报告参谋长!轻了不是一星半点!要是长途渗透,背上能省下这分量,兄弟们能多带不少家伙事儿,或者多跑十里地!”

陈大山重重拍了下虎子的肩膀,对秦念和赵康说:“听见没?这是实打实的好处!战士的脚板和体力,就是最宝贵的战斗力!”

观察手们轮流使用两台镜子。使用进口镜子时,他们表情专注,但切换自然。可当第一位观察手趴到“鹰眼”的目镜上时,他明显愣了一下,随即下意识地调整了下姿势,喉头滚动了一下,才低声惊呼:“……豁!这视野……太敞亮了!”他身旁等待的老兵忍不住催促:“咋了?看到啥了?”

观察手抬起头,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像从小窗户换到了大阳台!周边情况一览无余,边缘也清晰得很!”

这话引起了骚动,几位老观察手轮流体验,几乎每个人都发出类似的惊叹。那位脸上带疤的老兵咂咂嘴:“不像那个洋货,看边上总有点发虚变形,得不停挪镜子。这个好,一眼扫过去,心里就有底了!”

前两项的优异表现让“星火”所团队成员脸上露出了笑容,气氛轻松了不少。但秦念知道,真正的考验在后面。

测距精度与速度,目标设定在不同距离。使用“鹰眼”的观察手普遍报告瞄准迅速,分划板刻度清晰锐利。连续几次测量,数据都非常接近。

“精度很高,非常稳定。”负责记录的数据员报告道。

张海洋忍不住咧开了嘴,李文军也松了口气。看来,最关键的指标稳了。

然而,就在测试一组较远距离目标时,情况出现了微妙变化。一名观察手报出的数据,与理论值出现了微小但持续的偏差。虽然偏差仍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但比起之前几乎完美的数据,显得有些扎眼。

“怎么回事?”赵康小声问秦念,眉头微蹙。

秦念的心也提了一下,但她强迫自己冷静,快步走到观察手身边:“同志,感觉有什么异常吗?”

观察手也有些困惑:“镜子很清楚,瞄准也容易,就是……就是读数感觉有点飘,不像之前那么‘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