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神级操作!徒手刻出微米级电路?

庆功宴喧嚣远去,“星火”所核心实验区,空气凝重。秦念面前工作台,摊开着密密麻麻的电路图,旁边是寥寥几个微型元件样品。郑文渊承诺的资源还在路上,“蜂鸟”第一个现实难题已咄咄逼人——如何将完整高频收发电路,塞进比饭盒还小的空间?

灯光下,李文军扶眼镜,眉头拧成疙瘩:“秦工,理论计算没问题,但元器件体积和走线密度,手工刻板精度要求太高,像在芝麻上刻字。”

张海洋拿起功率晶体管掂量,比划图纸预留位置,粗声道:“这玩意儿是小火炉,挤这么小地方,散热咋办?别没飞起来,先烤糊了!”

其他技术骨干面露难色。没有先进设备,全靠解剖刀、覆铜板和熬红的眼睛。这“巴掌大的难题”,像无形墙挡在项目起步阶段。

秦念没立刻说话。她闭上眼,感受手腕内侧龙形印记传来的温热余韵——那是系统升级带来的【手部稳定性】与【触觉敏锐度】加持。

她睁开眼,目光扫过众人,声音平静却充满力量:“机器没有,但我们有手。路是人走出来的,板子,我们用手刻!”

她拿起一块光亮覆铜板,固定好。深吸一口气,右手握紧解剖刀。那一刻,在系统加持下,她的手臂仿佛不再是血肉之躯,而是固定在超高精度机床上的刻刀!刀尖落下,精准稳定地在铜箔上划下第一笔。

“沙沙”声在寂静实验室格外清晰。她感受着刀锋与铜箔间细微阻力变化,控制线条深浅走向,带着独特韵律感,仿佛在金属上刺绣。

很快,一个结构规整、线条均匀的微带线基底呈现,关键节点位置分毫不差。

“神了!”年轻技术员低呼,“秦工,您这手功夫,比机器还准!”

李文军凑近细看,满眼惊叹:“这精度……后续焊接成功率有保障了!秦工,您这手刻功底,简直是八级钳工练了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功力!”

秦念微微笑了笑,额角渗出汗珠。

这种极致精度操控,精神力消耗极大。“大家都试试,注意手腕要稳,下刀要果断,心要静。这不是力气活,是巧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