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争气芯-乙型”量产的最后壁垒!

她看着众人疑惑的眼神,用一个更形象的比喻解释:“就像我们射击,知道风会往右边吹,那我们瞄准的时候,就故意往左边偏一点。我们的计算方法,就是那个计算‘风偏’并指导我们如何‘提前量’的‘神枪手系统’。”

“当然,实际过程比这复杂得多。”秦念继续道,“我们需要建立精密的对准误差模型,设计复杂图形自动拆分和预畸变补偿的计算程序,甚至在曝光后,还可以通过理论分析,对采集到的、存在微小瑕疵的电路图形数据进行后期校正,弥补物理制造的不足。”

这个思路,石破天惊!完全跳出了当时主流的光刻技术范式!

用计算和数学的“软”实力,去弥补硬件设备的“硬”伤!

车间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想法震慑住了。用数学和计算,去对抗精密机械的物理极限?这……这真的可行吗?

李文军最先从震惊中反应过来,他毕竟是搞电路和理论的,对数学不陌生。他仔细咀嚼着秦念的话,眼神逐渐亮了起来:“理论上……如果模型足够精确,计算程序足够强大,或许……真的有可能绕过硬件的限制!但这计算量……”

张海洋则挠着头,他虽然不太懂那些复杂的数学,但他听明白了核心意思——不用死磕机器本身了,换个脑子来解决问题!

他猛地一拍大腿:“俺明白了!就是给这铁疙瘩配个更聪明的‘算盘’!秦工,你说咋干就咋干!需要俺们钳工组做什么?保证把机器稳住,不让它瞎动弹!”

秦念看着重新燃起斗志的团队,嘴角微微上扬。

“硬件组,由海洋负责,确保光刻机基础运行稳定,尽可能减少随机误差。”

“计算和程序部分,”她的目光落在李文军和几位对数学敏感的技术员身上,“文军,你牵头,我们一起来攻克。我们没有先进的计算机,就用所里那台老掉牙的109丙机,用纸带输入,就算熬通宵,也要把第一个版本的图形拆分和预畸变补偿程序搞出来!”

“是!”李文军感到一股久违的、挑战未知的兴奋感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