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念夺得全省理科状元的消息,如同飓风般席卷全省,在全国范围内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各大报社、电台的记者如同闻到花香的蜜蜂,蜂拥而至,想要采访这位传奇的女状元兼军工总师。
然而,他们全都扑了个空。
“星火”研究所拒绝了所有外部采访请求,对外统一口径:秦念同志工作繁忙,无暇接受采访。
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秦念,更是为了维持研究所的正常科研秩序和必要的保密性。
但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摆在了秦念和研究所领导面前:作为状元,秦念是否要去大学深造?
按照常理,如此优异的成绩,理应进入最高学府,接受系统性的理论培养。
京都大学、华清大学等顶尖学府的录取通知书和热情的邀请函,也随着志愿录取工作的推进,相继寄到了研究所。
研究所内部,对此也有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秦念理论基础如此扎实,去大学系统深造几年,未来成就不可限量,对国家的贡献可能更大。
但更多人则认为,“星河二号”项目刚刚起步,秦念作为绝对的核心和灵魂,一旦离开,项目进度将受到致命影响
而且,以秦念目前展现出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大学里是否还有能教她的老师,都是个问题。
赵康所长办公室内,烟雾缭绕。
赵康、苏清河、秦念、陆野,以及匆匆赶来的郑文渊,正在进行一场小范围的闭门会议。
“秦工,你的想法呢?”赵康掐灭烟头,看向秦念。
虽然他心里一万个不想放人,但还是尊重秦念个人的选择。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秦念身上。
秦念几乎没有犹豫,平静地开口:“我不去。”
众人微微一愣。
秦念继续道:“‘星河二号’正处于关键的技术路线抉择期,我离不开。
而且,”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和自信,“我认为,我现在的位置,能发挥出比在大学校园里更大的作用。
实践中的问题,往往比书本上的理论更复杂,也更能推动技术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