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火”保卫科的安抚与详细指导下,周晓辉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他不再是那个被恐惧和贫穷压垮的可怜人,而是变成了一个肩负着特殊使命的“演员”。
老李为他分析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教他如何应对盘问,如何表现出一丝贪婪又带着警惕的复杂心态,如何在不引起对方怀疑的前提下,尽量获取更多信息。
同时,老李也带来了研究所党委的特批文件,一份关于对周晓辉家庭进行特殊困难补助的决定,首批资金立刻到位,用于支付他妻子下一阶段的进口药物费用。
这份雪中送炭的关怀,彻底赢得了周晓辉的感激和忠诚,让他更加坚定了配合组织、揪出敌人的决心。
他按照要求,仔细研究了那封匿名信,找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指示——在《日报》
第三版的某个固定位置,连续三天刊登一则寻物启事,内容有特定格式,以此激活一个死信箱联络方式。
对方显然极其谨慎,使用了这种单向、延迟、难以追踪的古老手段。
周晓辉沉着气,按照指示完成了死信箱的激活。他在老李的陪同下,悄悄将一份按照特定格式书写、表示“愿意合作,
但需要确保资金安全和家人后续保障,并希望先看到部分定金以示诚意”的回应,投入了城东某个老邮局门口一个特定的绿色邮筒。
这个过程,全程都在陆野安排的远端望远镜监视之下,确认没有可疑人员跟踪或监视周晓辉。
接下来的两天,风平浪静。但无形的压力却笼罩在周晓辉家周围所有参与行动的人员心头。
陆野亲自带领最精锐的侦察小组,化装成电工、环卫工、小贩等各种身份,如同融入环境的变色龙,潜伏在周晓辉家附近的所有关键节点,以及那个死信箱邮筒周围。
等待着猎物上钩。
秦念坐镇“星火”指挥中心,面前是连接着几个临时架设的隐蔽监控点的屏幕(信号经过加密和跳转),
以及与陆野、郑文渊保持联系的加密通讯设备。她的大脑在高速运转,反复推演着接头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应对方案。
虚境实验室的每日机会,她甚至用来简单推演了可能被选为接头地点的几个区域的地形、人流和最佳伏击点位,
将推演出的结果以“直觉判断”和“地形分析建议”的形式,秘密传递给了陆野,为他的布防提供了超越常理的参考。
陆野收到秦念那细致到令人惊讶的“建议”时,虽然心中诧异于她对城市巷道和潜伏点位的熟悉程度,但基于对妻子能力的绝对信任,
他毫不犹豫地调整了部分人手部署,在一些他自己都未必能第一时间想到的视觉盲区或潜在逃脱路线上加强了埋伏。
第三天傍晚,天色将暗未暗,城市被笼罩在一片暧昧的昏黄之中。周晓辉按照“死信箱”回复中收到的指令,前往城西人民公园的烈士纪念碑附近“散步”。
这是他收到的指令中约定的初次接头地点,对方显然也要进行最后的观察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