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前线,指挥部所在的坑道内,潮湿闷热的空气混合着土腥味、汗味和无线电的杂音,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代号“铁砧”的周师长,胡子拉碴,眼窝深陷,拳头重重砸在简易沙盘边缘,震得上面代表敌我的小旗簌簌抖动。
“七天!整整七天!老子一个主力团被钉死在7号高地下面!
伤亡报告摞起来他娘的比老子的作战地图还厚!”
他声音嘶哑,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沙盘上那个刺眼的红色标记——7号高地,敌军经营多年的前沿支撑点,像一颗毒牙嵌在我方咽喉。
“敌人的暗堡、火力点修得又刁又钻,炮火覆盖效果差!
两次强攻,冲上去的娃娃们...”他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后面的话没能说下去,只是又狠狠捶了一下沙盘,发出沉闷的响声。
指挥部里参谋们屏息静气,无人敢在这个时候触师长的霉头。
这时,坑道口传来脚步声,陆野带着一身风尘和几名技术人员走了进来,为首的正是“鹰眼”操作小组组长,中士王雷。
“报告!‘利剑’突击队队长陆野,奉命率技术保障小组报到!这位是师属炮兵团侦察连‘鹰眼’小组组长王雷!”陆野敬礼,声音洪亮,打破了坑道内的压抑。
周师长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陆野,最后落在略显年轻但身姿挺拔的王雷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和怀疑。
“陆野,你来了老子欢迎。但就凭这几个娃娃,还有他们怀里抱着的那些‘宝贝疙瘩’,就能敲掉猴子的壁垒?”
他指了指王雷小心翼翼抱着的、包裹严密的“鹰眼”炮队镜箱子和背后背着的“蜂鸟”电台,“老子的炮兵团不缺观察器材!”
王雷上前一步,再次敬礼,声音沉稳:“报告首长!‘鹰眼’炮队镜观测距离、成像清晰度、微光及恶劣天气条件下性能,经严格测试,全面优于我军现役及敌军可能装备的任何同类观测设备!
‘蜂鸟’电台可在复杂山地环境下保障通讯清晰畅通!
请首长给我们一个机会,让实战效果说话!”
陆野也开口道:“报告首长,总参和军区既然把我们派来,就是相信这些新装备能打开局面。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才知道。
现在7号高地,正是‘鹰眼’亮嗓子的好地方。”
周师长盯着沙盘,又看看外面阴沉沉、仿佛随时要泼下暴雨的天空,脸色变幻不定。
他信得过陆野和他手下“利剑”的战斗力,那是军区乃至全军都挂号的尖刀。
但对这些需要小心伺候、听起来神乎其神的“精密仪器”,他骨子里老派军人的务实和怀疑根深蒂固。
前线每一天都在流血,他不能拿战士的生命去赌未经实战检验的“新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