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田野的馈赠

别学我们这些老家伙,年轻时不注意,老了落下一身毛病。你那边要是伙食不好,就跟婶子说,婶子给你寄……

你早年跟我提过的那个‘生态循环’、‘精准施肥’的思路,我回来后,一边整理这些年的研究资料,一边就在心里琢磨。

总觉得你说的在理,庄稼跟人一样,也得讲究个营养均衡,不能乱施肥,大水漫灌更是不行。我就结合我这辈子搞植物生理的心得,在试验田里捣鼓了一套水稻抗逆节水栽培法。

说白了,就是摸清水稻的脾气,什么时候渴了,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需要什么营养,都给它伺候得明明白白。

嘿,你猜怎么着?今年晚稻试下来,不光扛住了那场突如其来的病虫害,用水量比旁边按老法子种的田,少了足足三成!化肥也省了两成!产量呢?

一点没跌,稻穗还更沉实!省里的农业专家组团来看过了,拿着放大镜在田埂上转悠了半天,直说要把这法子总结出来,尽快推广开……

念念,你这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随便一个想法,就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受益匪浅,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啊!……”

字里行间,充满了老科学家在专业领域取得突破后的由衷欣喜和自豪,以及对秦念毫不掩饰的赞赏与疼爱。信的末尾,她笔锋一转,语气更加柔和:

“包裹里是新收的试验田稻米,没打什么药,吃着香,放心!还有我按老家法子腌的一点腊肉,用的是农家养的土猪,风干得透透的,给你和陆野尝尝鲜。

别舍不得吃,没了婶子再给你寄!工作再忙,也要照顾好自己。勿念。”

放下信纸,秦念心中暖流涌动。

她小心地拆开纸箱。里面是分装好的、颗粒饱满晶莹的新米,散发着淡淡的稻谷清香。

还有几块色泽红亮、纹理分明、香气醇厚的腊肉,真空包裹着。一股来自田野的、质朴而丰饶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冲淡了办公室里的机油和图纸味。

当晚,秦念难得准时下班,特意用王婶寄来的新米焖了饭,又切了一小块腊肉,和自家小菜地里刚摘的蒜苗一起下锅爆炒。

当米饭在锅里蒸煮时,那股特有的、浓郁纯正的米香就弥漫了整个屋子,甚至透过门窗,丝丝缕缕地飘到了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