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素来严谨,此刻却也未出言批评。
他们的态度,正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点:
大唐初立,风气开放而包容,远未受到后世程朱理学严苛礼教的束缚。
魏晋名士放浪形骸的遗韵犹在,男女之防虽存,却不似后世那般森严刻板。
才子佳人产生情愫,甚至发生一些风流轶事。
在当下看来,只要不违背基本伦理,往往被视为雅事,甚至能传为美谈!
因此,李世民在最初的错愕与无奈之后,也便释然了,只是笑骂了一句:
“这小子,倒是会挑时候!挑地方!挑人!”
他原本对那郑氏女,也是有一丢丢想法的。
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虽妃嫔众多,但论容貌,无一人可及此女。
但既然恪儿捷足先登,李二也只能作罢!
日后。
已是一个时辰过去。
太阳西斜,李恪与郑绾绾前一后缓步走下楼。
李恪神色如常,依旧云淡风轻的从容,仿佛只是上楼品了盏茶,论了会道。
然而,身后的郑绾绾,却像换了个人似的。
原本白皙如玉的脸颊上,晕染着潮红,就仿佛春日海棠,娇艳欲滴。
双眸水光潋滟,流转间春情脉脉,羞意怯怯。
步履间,也失了往日的端庄轻盈,反倒添了几分柔弱与慵懒之态。
楼下众人见此情景,心中皆如明镜一般。
才子们心里五味杂陈,有失落,有羡慕。
好好一朵鲜花,就这样被人弄脏了?
李恪对周遭各异的目光视若无睹,径直走到李世民等人面前,淡然道:
“父亲,诸位叔伯,时辰不早,该回去了!”
李世民抚须含笑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戏谑。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亦是人精,纷纷笑着起身,对着郑绾绾遥遥拱手:
“多谢姑娘盛情款待,今日诗会,获益良多,我等告辞了。”
说罢。
一行人在一种心照不宣的氛围中,潇洒离去。
待到李恪等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野之外,阁楼内的气氛才陡然一松。
士子们面面相觑,心中五味杂陈,再留无趣,便也寻了借口,拱手告辞。
顷刻间。
方才还热闹非凡的阁楼,只剩下郑绾绾,与几位贴身侍立的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