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这一天。两浙运司进言说:到温州各个盐场支取食盐的商人,必定要渡海,然而法令规定军民不能乘船出海,所以有关部门一概禁止,商人支取食盐就不方便了。皇上说:‘海边的百姓很多与海岛上的外族人勾结做盗贼,所以禁止出海。如果是商人支取盐,为什么要禁止呢?’于是命令兵部发公文告知他们。
皇上对礼部官员说:‘教官、训导教育贤才,不是一般官府繁难的任务可以相比的。从今以后遇到官员被授官(任命),都要赐给他们衣服,让他们知道皇帝对他们的重视。’
皇帝诏令刑部在全国张贴榜文,晓谕各级学校。当时各地的教官、训导有任期结束来京城交验簿册的,皇上召见并告诫他们说:‘你们都是老儒者,从郡县而来,民间的疾苦,耕种收获的艰难,都给朕说说。’岢岚州学正吴从权回答说:“臣担任学正,以教导为职业,民事方面没有听说过。”山阴县学的教谕张恒回答说:‘我在职位上时常在学校,不曾外出,对于民众的事情没有什么了解。’
皇帝对这两人说:“哪有久居乡间,而不与他人交往的道理?即使不进行教学,每月初一、十五休假的时候,以及四个季节的节日,朋友之间互相往来,对于民间情况和世间事务,难道不会谈到吗?你们二人都说不知道,这是在欺骗我。况且儒生们所学习的,都是古代圣贤的学说思想。古代有这样的人,他们身处民间,虽然没有得到赏识重用,但他们的心总是牵挂着朝廷。
像伊尹在莘野耕种,常常把辅佐君主、施恩泽于百姓当作自己的信念。等到他出任宰相辅佐商汤,发挥他所蕴藏的才能,来安定天下。宁戚还没有得到重用的时候,敲着牛角唱起悲凉的歌,自荐给齐桓公,辅佐齐桓公成就了称霸的大业。汉代的贾谊、董仲舒等人,都是出身于民间,向皇帝呈递奏章,多次陈述当时的政务,议论政事的优劣得失。唐代的马周没有机会亲自见到唐太宗,就教武官们如何上书言事。
古代的人不能得到进身任用,急切地谋求被君主召见,想要施行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主张等)。现在你们都聚集在朝堂上,我亲自询问,你们却都沉默不语。学习圣贤之道的人,果真像这样吗?又比如宋朝的儒臣李沆担任宰相时,辅佐宋真宗,每天把四方的水旱、虫蝗、盗贼等事情奏报给他,同事认为这是小事,不同意他奏报。
李沆说:‘君主应当让他知道四方的艰难,对他有所警示和惧怕,否则,就会把心思放在土木建筑、祈祷祭祀、声色犬马等事情上了。’
这个人,君主不询问,他尚且会多次劝谏。每当发生水旱灾害等事情,每天都要向君主奏报。现在我因为你们都是儒臣,所以询问你们民间的事,本以为你们会有话对我说,没想到你们反而说得支离破碎,竟然没有一句话说到重点。
宋儒胡瑗在苏州、湖州二州担任教授,他教授学生,都兼顾当时的政治、军事、民政、水利、算数等事务,当时得到了很多人才,都是因为他的教育方法得当。现在你所说的,平日里在学校里不外出,那么你在教什么,民情不了解,世务不通,所教导的学生,即使有聪明贤才,也会被你教坏。如果让天下的教官都效仿你们的做法,朝廷怎么能够得到(可用的)人才呢?”
两个人都吓得汗流浃背,不知所措。皇帝回头对刑部大臣说:“像这两个人,内心没有诚意,已经违背了圣贤的教诲,白白浪费国家的俸禄,对时事没有任何帮助,应该把他们流放到最远的边境。将这件事张榜告知天下学校,让大家引以为戒。”
这个月,将江浦县的县治迁移到长江北岸新开辟的路口处。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一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