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翊从出道至今,虽然也碰到过一些高手或比冲虚更高的高手(如向云端),也打过更凶险的战仗,但从未经历过如此酣畅淋漓、旗鼓相当的打斗。他已然攻的如痴如醉,乐在其中。被冲虚大喝一声,顿时清醒过来,虽不明所以,出于对冲虚道长的信任,当下急忙收剑停止攻击。
冲虚道长对玄翊笑道:“当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再斗下去,贫道不被你刺死,也要被你累死”。
原来冲虚道长如今已然对名利、权势、武功等早已没有了追求,他现在就注重养身。本来以他的内力和武学造诣,再斗下去也还能打上几百招。但太耗精力,不利于延年益寿。所以他才急忙叫停。
冲虚道长对玄翊道:“以你如今这个年龄,在剑法、内力上已然是登峰造极了。所欠的就是时间。一旦有了足够时间的沉淀积累,必将天下无敌。在武学一道上,老道也无以教你。我能和你聊的就是人性,再聊聊战商”。
“人性,本恶。人都是自私的。所以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江湖中人,手段繁多,无所不用其极。除了对上你的父母亲,否则永远不要把自己后背留给别人。就算对方是好人,好人也有好心办坏事的时候。必不得已要将后背留给别人时,你就得先评估自己是否承受得起最坏的结果。并为最坏结果想好退路”。
“战商,就是与人为战的智商、情商。咱们习武之人,决定胜负的不止是内力,招式,狠辣。也不止包括天时地利人和。我给你讲一个事例。当年为救你娘,发生在少林寺的三战,想必你是知道的”。
玄翊道:“听我父母说起过”。
冲虚道:“我要讲的是你外公任我行与方证大师那一战。当时你外公和向问天,还有你娘,他们三人陷于少林寺众多高手围困中。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利于你外公。而且你外公的吸星大法对上方证大师的易筋经神功已然无效,在招式上,你外公虽然强悍广博,但也未必强于精通少林九大绝技的方证大师。咱们就算你外公在内力和招式上能险胜方证大师,是不是也得千招之后?他要胜方证大师,必然也会付出不小代价吧?一旦他受伤或力竭,他们三人必然出不了少林寺。所以在这种全是劣势之下,你外公为了保存实力应对后面未知状况,必须要胜,而且还是要用最少的精力体力,来速战速决。于是你外公就展现出了超卓战商。他一边与方证大师缠斗,一边用语言激怒旁观者,结果旁观者中的青城派掌门余沧海果然中计,就开始对你外公出言不逊。
当时你外公仿佛被激怒,酣斗中大叫:“方证大师,且让我先杀了余沧海”。但他与方证大师正在激战中,并且还是旗鼓相当,危机重重。
谁也没料到你外公与方证大师这种天下一等一的高手对战之下,他还敢腾出手来攻击余沧海。余沧海也没料到,否则以他一派掌门的实力也不会被你外公一招就擒拿在手。只见你外公突然出其不意,一个飞身闪现,避过方证大师的“千手如来掌”,冲到余沧海身前,一招就将一代宗师余沧海点了穴道抓在手里。方证大师见堂堂青城派掌门生死就在一线之间,他是少林东道主,又是慈悲心肠,自然不能让余沧海死在少林寺。当下大叫“手下留情”。他不顾自己中门大开,飞身跃上,一招“围魏救赵”拍向你外公后脑梢。偏偏一切都在你外公算计之内。只见他叫了一声“好”,就将余沧海往边上一扔,不顾方证大师拍向自己的掌力,回手就一指点向方证大师中门大开的“膻中穴”。而方证大师见你外公放了余沧海,并没有杀害之意,他自己也就不好意思从背后袭击你外公,当下就强行收回拍向你外公的掌力。但你外公并未收回点向方证大师的手,方证大师“膻中穴”被点,当即瘫软在地”。
“虽说你外公这招兵行险着,有些胜之不武。但他对人性,环境,时机的把握,还有他的智慧,胆识,魄力,无不让人惊叹。连方证大师也输的心服口服。毕竟当时那种强敌环伺之下,事关他三人生死,谁也不能说你外公这么做不对。这一战完全可以说是以弱胜强的典型之战”。
玄翊听到冲虚道长,这位一代高人也对自己外公任我行如此推崇备至,心中也不禁神往。心中暗自得意荣耀之余,也对冲虚道长说的“战商”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