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反复背诵、默记,直至确认滚瓜烂熟,意念微动,经文便如溪流般在心头淌过,方才罢休。

确保经文已完全记住后,他开始了第二项工作。

从储物空间中取出那部来自现代的“安卓牌”手机,调整好光线与角度,确保画面清晰不失真。

首先,将刻有《九阴真经》基础篇的整面石壁,分区域、多角度地完整拍摄下来,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存在的注释或图形脉络。

接着,他循着来路返回,将之前忽略的、镌刻在甬道墙壁上的所有全真教武功心法与图谱,也一一细致拍摄存档。

这些武功,或许目前于他助益不大,但作为武学研究的资料,或未来可能存在的传道授业之需,其价值不容小觑。

连同那口刻着王重阳留字的石棺内部,也留下了清晰的影像记录。

他找到了当年杨过睡过的那张寒玉床,几百年来,依然寒气逼人!他用手轻轻触碰,感觉进入冰箱冷冻室一样!他拿出手机用影像也记录了下来。

完成这一切,他又在庞大的古墓中细细搜寻了一日,确认再无其他密室或隐藏的秘籍,只找到一些早已风化腐朽的普通陪葬品,于我并无用处。

临行前,奕帆对着那面刻有《九阴真经》的石壁躬身一礼。

此行虽未得全本,但获取了最为根本的筑基之法,更拥有了一个移动的“武学典藏馆”,已是天大的机缘。

将墓中一切恢复原状,确保不露痕迹后,他再次潜入那冰冷的水潭,循着来路悄然离去。

跃出水面,重见天日,山风拂面,带着草木清新之气。

回首望了一眼那幽深的古墓入口,心中充实而平静。

古墓之行,不仅让他掌握了《九阴真经》的根基精髓,更为他未来的武道之路,乃至可能在这个时代播下的武学火种,积累了无比深厚的底蕴。

------

离开终南山,他东行经过蓝田,两日后抵达西安府。

这座千年古都依然气势恢宏,但城墙上的裂痕和街角的流民,无不昭示着这个帝国的衰败。

在西安休整时,奕帆特意品尝了当地的羊肉泡馍,学着当地人的样子掰着硬馍。

转向东南往华山方向,江湖人士明显增多。

这些携刀佩剑的武者,在酒肆里高谈阔论。

通过他们的谈话,他了解到当今武林格局。

这日傍晚,他终于来到华山脚下的华阴县。

仰望着险峻的华山五峰,他不禁心潮澎湃。

在华阴县的客栈投宿时,他向掌柜打听上山路径。

客官要上华山?近来华山派戒严,外人不得上山。

他取出块碎银子推过去:还望掌柜行个方便。

掌柜顿时眉开眼笑:客官明日从玉泉院往西,有条采药人走的小路...

是夜,他在客房辗转难眠。

既然要在这个时代长久生活,武功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要找到安身立命之本。

储物空间里的知识,或许才是真正的宝藏。

不过既然来了,总要试一试。

明日先上山寻找剑谱,若实在无缘,就安心在这个时代扎根。

毕竟,这才是他将要度过余生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