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擂鼓山,林越心情颇佳,踏着轻快的步伐走在山道上。北冥、凌波、小无相...开门红,搞定!下一站,姑苏慕容家的图书馆!他如同制定了旅游计划的背包客,兴致勃勃地朝着江南方向而去,打算好好充实一下自己的武学收藏。
接下来的数月,他的足迹遍及姑苏参合庄的还施水阁、嵩山少林寺的藏经阁,乃至天山缥缈峰灵鹫宫深处的密室。过程对他而言并无太多惊险,更像是沉浸式的阅读与体验。
在姑苏慕容家的还施水阁,他如入无人之境。那些精妙的机关与守卫,在他超凡的感知与身法面前形同虚设。他如饥似渴地阅览着慕容家数代收集的天下各派武学典籍,从刀枪剑戟到拳掌指腿,从内功心法到外门硬功,种类繁多,浩如烟海。
斗转星移的理念确实独特,讲究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借力打力的法门倒是值得借鉴...嗯,这路回风拂柳剑的发力方式很巧妙,轻灵飘逸...他时而驻足细观,时而快速翻阅,口中不时低声点评,如同一位鉴赏家在仔细观摩把玩珍贵的藏品。这些武学虽大多不及逍遥派绝学那般精妙高深,却胜在博杂广袤,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武学数据库,为《清寰御正谱》的涵容万法特性提供了海量的素材与印证。他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一切水分,并将其精华提炼融入自身体系。
离开姑苏,他北上嵩山,目标直指天下武学之源------少林寺藏经阁。
千年古刹,庄严肃穆。林越并未硬闯,而是如同一个寻常的游方士子,缓步而入,气息内敛至极,宛如常人。他径直走向那栋闻名天下的藏经阁。
阁内书香与淡淡檀香混合,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枯槁的老僧,正手持扫帚,慢悠悠地清扫着地上的尘埃。这老僧看似平凡,步履蹒跚,但在林越的感知中,其气息却与整个藏经阁、乃至整个少林古刹隐隐融为一体,深不可测,正是那位隐世高人扫地僧。
当林越伸手,欲取阅一卷放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旁的古旧武学手札时,老僧手中的扫帚似无意般地向前微微一递,恰好挡在了林越的手前,动作自然流畅,毫无烟火气。
阿弥陀佛。老僧声音平和,如同古井无波,此间经卷,皆是有主之物,施主非本寺僧人,还请止步。
林越收回了手,并未强求,只是微微一笑,目光清澈地看向老僧:佛法无边,普度众生。武学亦是如此,藏之于阁,束之高阁,与明珠蒙尘何异?大师以为呢?
老僧抬起头,浑浊的双眼看向林越,眸中仿佛有智慧之光流转,他仔细打量着林越,似乎想看清这个年轻人的底细。法不可轻传,缘不可强求。武学之道,亦是心性之道,贪多嚼不烂,反受其害。他话语平淡,却蕴含着深刻的禅理。
多谢大师指点。林越颔首,语气依旧从容,在下并非贪多,只为求证。世间万法,其理相通。若能览尽百家,融会贯通,或能窥见武学乃至天地更高之妙理。大师修为已至无形无相之境,当知我意。
扫地僧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他没想到对方竟能一眼看破自己那近乎返璞归真的修为境界。他再次仔细感知林越,却发现对方气息混元一体,深邃如星空瀚海,根本看不透深浅,其境界似乎还在自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