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半真半假,却像一颗石子投入了江南盐商这个看似平静的池塘,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那些屁股底下不干净的盐商一个个都慌了神,人心惶惶,自乱阵脚。
有的想赶紧收手把手里的私盐脱手;有的想趁机压价低价吞并同行的货物;还有的则忙着找关系,烧香拜佛,想打探清楚朝廷的动向。
整个江南的私盐市场乱成了一锅粥。
**第二步:釜底抽薪。**
就在江南盐商们为了那个“小道消息”斗得你死我活、狗脑涂腮的时候。
京城,朝堂之上。
靖王手持玉笏,恭恭敬敬地出列,向皇帝上了一本奏折。
奏折的内容是提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种全新的“盐引法”。
这套新法流程严谨,监管严格,从根源上就杜绝了私盐倒卖的可能性。
它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断了太子那条藏在江南的、最大的财路。
皇帝本就对各地私盐泛滥的问题头疼不已,靖王这个提议正中下怀。
龙颜大悦,当场准奏。
消息一出,太子和李丞相在朝堂上脸都绿了。
他们不仅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大的钱袋子被人一脚踹飞,还折损了一个在江南经营多年、至关重要的人脉。
更憋屈的是,他们还没法反对。
因为靖王提的这个新法于国于民都是大大的好事,他们要是敢说一个“不”字,那就是跟全天下的老百姓作对。
这波操作,顾晏玩得那叫一个“杀人不见血”。
不仅把太子搞得焦头烂额、元气大伤,还顺便给靖王在朝中和民间都刷了一大波的声望和好感度。
一箭双雕。
做完这一切已是傍晚时分。
顾晏处理完手头的最后一份公务,从那个充满了权谋和算计的书房里走出来。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