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荷她所在的这个时代,因为经历过几十上百年的战乱,因此在礼义廉耻尊老爱幼孝顺等道德感方面是没有那么强的。
虽然朝廷这两年一直在倡导推行以孝治国,但这种观念想要深入人心。
还必须要等大多数老百姓吃饱饭再说,没吃饱饭之前大家可不管你这么多弯弯道道的。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这要是在一个封建皇朝的盛世,几个儿子敢这样对爹娘,怕是早就被人骂死了,脊梁骨都能戳断。
可现在的情况确是大家冷眼旁观,甚至还有人嘲笑老两口子没用儿子都不会管教。
当然说这几个儿子不孝的也有,但都是背后议论,并不会当面直说。
金秋村的村民大多数都是这几年才搬过来的外来户,大家彼此之间都不熟悉,自然也就没资格对对方的家事指指点点。
如果说大家是一个家族的,哪怕是血缘关系稍微远点,也可以仗着长辈的身份说两句。
可大家都不是啊!
彼此之间都不熟悉有什么可说的?
由于金秋村的村民大多数都是外来户,彼此之间不仅不熟悉,还会防备。
再加上田地农活多,家家户户都忙着自己的事情,相互之间交流的还真的是很少。
顶多也就知道那家姓什么?家中有几口人,之前祖籍是哪里的?儿女有没有成婚,更多的私事几乎是不太了解的。
顾青荷来到这个时代这么久,几乎是一个朋友都没有,能够交谈的对象除了宋书宴外,也就是她妹妹顾青莲了。
至于村里其她的妇人,顾青荷总觉得思想差异有些大,她们之间有些交流不来。
除了跟那些有孩子的妇人交谈几句养娃经验外,她真的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就说吃吧!她做的食物油多肉多,调料也经常放,其他村民可不敢像她这样吃。
她们家的生活水平跟其他村民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的。
至于养鸡养鸭这些,顾青荷敢养那么多,也是因为家底厚,就算是全死了又如何?再买一批就是了,对他们家影响不大。
但对于其他村民影响就大了,因为怕养多了牲畜会得瘟疫,因此他们都养的很少。
而且也舍不得直接喂玉米这些好粮食,一般都是野菜拌糠喂喂就行了,鸡鸭长的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