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意图

端午过后,金秋村很快就迎来了秋收,然而在这本该是喜悦的秋收季节,整个村子的人却是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了。

无他,因为旱情严重地里的庄稼都欠收了。

今年下半年村里不信邪,硬要种水稻的人家还有不少,然而水稻没收成不说还赔了一季度的粮种进去,这还不算。

更惨的是要需要交赋税。一亩地交一斗粮食,这个数量在平时不多,但是在灾年就显得格外的多了,因为灾民本身就没有粮食。

更何况收税的衙役向来都是要多收一些,特别是灾年,一亩地他能收三斗。

一亩地三斗,而分下来的永业田都是三十亩,也就是说至少要交九十斗粮食。

换算一下就是九石粮食,也就是将近一千二百斤粮,用麻袋要装十几袋粮了。

这些粮食往上头一交,老百姓前几年攒下来的粮食基本上都清空了。可是这样一来,接下来的一年他们又吃什么呢?

看到这种情况,顾青荷还真不能不理不问,毕竟大家都是一个村的,要是他们仇富联合起来对付他们可就不好了。

他们这个民族骨子里就热衷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他们这些大户也必须要小心,万一把人家给逼急了可咋办?

“夫君,你之前不是说想要在河对岸挖池塘吗?之前一直都抽不出人手来。

现在村里欠收,那些地里都没几粒粮食,其实收不收无谓,我们干脆把粮食欠收家里无粮的村民都聚集起来挖池塘。

粮食还是按之前十斤玉米一天来算,想来应该会有很多村民愿意来的。”

顾青荷翻了翻手中的账本,随后又建议道:“今年秋收咱们家的玉米收成还是不错的,水田里虽然种不了水稻。

但玉米耐旱再加上水田湿润,即便没水但也足够玉米生长了。再加上你们还挑水灌溉了一段时间,所以这才有了好收成。”

顾青荷家的玉米已经收完了,不过还没有来得及剥玉米粒,全都晒着大晒场。

如今大晒场那边可是十分忙碌的,成片成片的竹席上,全部都是晒的顾青荷家的玉米。路过的行人看见这一幕,就没有眼红羡慕的。

不过却没有人敢来宋家偷玉米,除了有两条威风凛凛又结实的大狗守着外。

旁边还会有一些放晒粮食的下人,整个大晒场上不少于十个人,虽然都是女人跟孩子,但也没人敢来这里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