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抢收夏粮

宋书宴一见娘子过来了,立马起身然后将顾青荷给按在了座椅上,并把手里的算盘递给了她,算账真的是一件很费脑子的事情。

他这都算了七八遍了,还跟白管事那边的账对不上,算账这事还得靠娘子。

也不知道他娘子这脑子究竟是怎么长的,算数那叫一个快,又快又准,算盘珠子都不好,仅凭心算就能算准确了。

她还教几个孩子算数,石头几个去学堂后,秦夫子都有些震惊了。

这几个孩子的算学居然比他都厉害,懂的也比他多,九章算术人家全懂,还懂很多他不知道的东西,他完全就没法教啊!

顾青荷到底是后世来的,后世的大夏国人的数学水平在全球都是很厉害的。

她会的这点算什么?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初中高中的水准,却已经让这个世界的人震惊了。

当然这跟秦夫子不钻研算学一事也有关系,古人更重视先贤之言论,一辈子都在搞文字学术,对于数学并不重视。

当然古代其实也是有算学高手的,不过这些人一般都在账房之中,他天天跟数字打交道,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顾青荷拿到账本后一边记一边算,很快夏收的粮食产量,就被她给算出来了。

总共收获石粮食,水田那边七千亩的冬小麦,平均产量是2.1石。

旱地那边的产量是1.3石,另外顾青石家的三百亩田地,亩产是1.9石。

这个亩产量对于灾年来说也算是不错了,不过跟年景好的时候还是没法比,好的时候水田里的稻谷,一亩能收三石左右。

而旱地里的麦子平均亩产量也能有2.5石,如今却减产了一大半,这样一看就能明确的知道,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有多大。

顾青荷家旱地里的麦子,跟别人家的还不一样,他们家长工多还有牛。

麦子抽穗灌浆期间,他们有足够的劳力挑水灌溉,尽量减少旱灾的影响。

可村里很多人家,他们是没有这样的劳力的,一边又一边的挑水灌溉,就算是累死也浇不完几亩地,产量自然还会更低。

“夏收的小麦是石,不过还没有除去赋税,我们家的田地加上小弟顾青石家的田地,总共是八千亩。”

“夏收秋收两季税,按理说应该是1600石,但实际上估计要交2000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