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荷双手叉腰,气鼓鼓的说道:“哼,你还知道臭着我了啊?你就不能等我不在家的时候弄,这味儿我可受不了。”
宋书宴笑着赔不是:“是我考虑不周,我也没想到你去镇上赶集这么快就回来了,原本还以为你傍晚才会回来的。”
“娘子,你先去屋里歇着,我这就加快速度,保证尽快让这味儿散了。”
宋书宴说完,又匆匆回了外院。
顾青荷一边嘟囔一边抱怨的进了屋,可心里也明白,宋书宴也是为了家里好。
说起家里的厕所,不得不说前几年修厕所的事了,那真的是一家人都不理解。
一个拉屎的地方修那么好做什么的,地上要砌地砖,墙上还要贴陶砖,连屋顶都要吊顶。一个茅草弄的比房间都好。
顾青荷十二年前刚嫁到宋家时,茅房是随意在后院搭的,最下面一口大缸,大缸上面放两个木板子就是厕所,简陋的很。
当时家里没条件,顾青荷也就没有那么多要求,反正白天去茅房解决生理需求后,晚上就拿马桶进屋,在屋里解决。
一开始肯定是难受的,不过后面习惯了,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方便的,反正马桶既不用她倒,也不用她去刷。
每天早上宋书宴起床上茅房的时候,他自己顺手就解决了,顾青荷自然乐的干净。
老式的茅厕一用就是好几年,后面家里修了房子又多了几个长工后。
顾青荷再去茅房上厕所就不方便了,于是宋书宴便在倒座的角落里又弄了一个茅房。
长工们都到后面的老茅房解决需求,顾青荷则在前面,但这又有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臭,那个茅房用了两年就填了。
当然那会儿顾青荷家里又加盖房子了,因为要养蚕,又找了一些女子过来上工,这时茅房就必须要分开修建了。
于是顾青荷参照后世八九十年代的公厕,在外院的最后一排第三间,以及左侧一排屋子的倒数第一间屋子各改了一个茅房。
男的就用最后一排第三间那个茅房,女子就用左侧第一排最后一间那个茅房。
这两个茅房从外面看都是一样的,不过上面挂的布条不一样,一个蓝色一个红色。
进屋后有三个隔间,隔间外面有一个洗手池,角落处还有一个大水缸里面放着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