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分了三六九等的,只有最忠心最老实种田的才能住最好的屋子。
熟读四书五经的他,实在是太懂上下尊卑的道理了,人就是要分三六九等。
反倒是像宋书宴这样的底层出身,顾青荷这种后世之人,并没有太多三六九等的观念。更愿意给买回来的下人一些身为人的尊严。
这两年来文施瑞收益可不算少,财产暴增了两倍有余,不过他并没有买田买地扩大家业,而是就这样稳着的。
或许是他也有跟宋家一样的顾虑吧,家里都没有一个当官的,手里都没有权利,置办那么多的家业有什么用啊?
能保得住吗?
只会成为别人的靶子罢了。
他现在手里的那些家业既不多也不少正好合适。等到他的下一代考取功名了,他这一支自然是能够迅速发展。
在后世经商一定不能跟权挂钩,商就是商越纯粹越好,这样才能抗风险。
但在古代完全不一样,商没有权护着,是要被人家吃干抹净的,你就是人家的一碗菜。
顾青荷手里那么多赚钱的手段,香皂,玻璃,盐,糖这些哪一样她敢拿出来?
到现在为止她也只敢养猪养鸡制作一点腊肉香肠摆摊卖,旁的是一点都不敢动。
“你家的事情,你自己做到心里有数就行。”顾青荷笑着说道。
孟月乐已经嫁人了,这到底是别人家的事情,她不能插手也不要多问这点还是懂的。
“夫君已经将家里的账册,银钱全部都给我了,他自己不爱管这些事。
我看了一下账本现银不少,就想着弄一块茶园,婶婶你说怎么样?”
孟月乐在宋家生活了六七年,做事的风格挣钱的思想,都收到了顾青荷的影响。
因此不愿意让家里的银钱一直在地窖里躺着,就想着钱生钱多挣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