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爱卿可知,此举无异于引狼入室,祸乱之源?!”刘辩的语气陡然变得严厉起来。
丁原吓了一跳,没想到皇帝说得如此直接和严重,他连忙道:“陛下……大将军之意,乃是召忠义之臣,入京稳固朝局,震慑宵小……”
“稳固朝局?震慑宵小?”刘辩冷笑一声,打断他,“董卓是何等人,爱卿久在并州,与凉州军相邻,难道不知?
其人性如豺狼,残暴好杀,拥兵自重,久有不臣之心!其所部凉州兵,军纪败坏,与匪寇无异!
让此等人物率军进入京畿重地,是稳固朝局,还是打开潘多拉魔盒,引来滔天大祸?!”(潘多拉魔盒这个词让丁原愣了一下,但意思能懂)
丁原默然。他当然知道董卓不是什么善茬,两人边境还时有摩擦。但他觉得有何进大将军和京畿兵马在,董卓未必敢翻天。
刘辩看出他的不以为然,加重了语气:“就算董卓一时不敢妄动,然大军云集京师,各方势力混杂,猜忌必生!
届时,一旦有小人挑拨,或利益不均,刀兵相见就在眼前!洛阳百万生灵,汉室四百年基业,都将沦为战场!
爱卿身为汉臣,执金吾,卫戍京畿本是职责所在,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局势走向不可收拾之地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番话,掷地有声,带着一种与其年龄不符的沉痛和远见,让丁原悚然动容。
他忽然发现,这个小皇帝,对局势的洞察,远比他想得要深刻得多!
“陛下……圣虑深远,臣……臣汗颜。”丁原的语气恭敬了许多,
“然……然大将军令已发出,董卓恐怕已在路上,如之奈何?”他这也算是默认了皇帝的担忧。
“所以,朕才需要你,丁爱卿!”刘辩上前一步,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朕需要一位真正忠于汉室、能稳住局面的重臣!”
丁原的心跳又开始加速:“陛下……需要臣做什么?”
“朕要你按兵不动!”刘辩斩钉截铁地说,
“大将军之令,你可暂且敷衍,放缓行军速度,务必拖在董卓之后抵达洛阳城外!”
“这……拖延军令,大将军若怪罪下来……”丁原面露难色。何进现在权势熏天,他可得罪不起。
“朕自有道理让大将军暂时不追究此事。”刘辩早已想好说辞,
“朕会告知大将军,并州军乃北疆屏障,需防匈奴异动,不可全军入京,只需爱卿带部分精锐前来即可。如此,你慢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丁原将信将疑,觉得小皇帝未必能说服何进。
刘辩知道空口白牙难以取信,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诱惑。他深吸一口气,抛出了准备好的筹码:
“丁爱卿,你出身行伍,累功至刺史、执金吾,已属难得。然并州苦寒,非久居之地。爱卿可知‘并州牧’一职?”
并州牧?丁原的眼睛猛地亮了一下!刺史虽是一州长官,但权力和地位远不如州牧!州牧是真正的一方诸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灵帝末年,为镇压黄巾,才重启州牧制度,但并州并未设立。这可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位置!
“陛下……您的意思是?”丁原的声音有些发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