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布局待宫变

李青带来的消息像一盆冰水,将刘辩从头浇到脚,瞬间将他从对文化声望的短暂遐想中拉回残酷的现实。

袁绍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直接绕过了穆顺所能触及的所有障碍,第二波携带严令的使者如同毒蛇出洞,直扑董卓!

最迟明日,董卓就会接到那份充满威胁的催命符,再加上袁绍密信中必然存在的煽风点火……

那头被流言和拖延激怒已久的西凉猛虎,会做出何种反应?

刘辩几乎不敢想象。大军全力开拔,直扑洛阳?甚至干脆以“清君侧”为名,行造反之事?

无论哪种,都是他现在无法承受的灾难!

时间,已经不再是按天算,而是按时辰算了!

“陛下……我们……我们怎么办?”李青吓得六神无主,声音带着哭腔。

刘辩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越是危急关头,越不能乱。

他深吸几口气,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

硬扛?绝对不行。手中无兵,凭什么扛?指望吕布那五千骑兵在城外和董卓的西凉铁骑血拼?

且不说吕布是否绝对可靠,就算能赢,也是惨胜,届时洛阳防务空虚,更是任人宰割。

求和?更不可能。何进和袁绍发出的命令措辞严厉,等于已经把董卓逼到了墙角,现在求和示弱,只会让董卓更加猖狂,认为朝廷软弱可欺。

那么,剩下的唯一出路,似乎就是……祸水东引,驱虎吞狼!

让董卓的怒火,不要第一时间烧到整个朝廷,烧到自己这个皇帝头上!要给他一个更具体、更值得他仇恨和攻击的目标!

谁的脑袋,足够大,足够吸引董卓的怒火,又能暂时保全朝廷和自己的体面?

刹那间,刘辩脑海中闪过一个名词——十常侍!

对啊!还有这群阴魂不散的宦官!历史上,正是袁绍劝何进尽诛宦官,何进犹豫不决,反被张让等人所杀,然后袁绍才带兵入宫屠宦,导致京城大乱,给了董卓进京的最佳借口!

虽然现在历史已经因为自己的干预发生了偏差,何进没有立刻对宦官动手,宦官们也龟缩起来。

但他们对何进的仇恨是实实在在的,他们渴望反扑的野心也是实实在在的!

如果……如果这个时候,宦官们突然狗急跳墙,杀了何进呢?

那么,董卓接到的命令,就变成了“已故大将军何进”发出的最后指令。

而董卓进京的理由,就可以从“应大将军召”变成“为何进报仇,诛杀宦官,清君侧”!

这样一来,矛盾的核心就转移了!董卓的首要复仇目标变成了宦官集团,而不是整个朝廷。

自己这个皇帝,反而可以暂时超然事外,甚至以“悲恸”、“震惊”的姿态,默认或者被迫同意董卓的行动,争取喘息的时间!

虽然这同样是引狼入室,同样是巨大风险,但比起直接被董卓大军碾压,至少多了一层缓冲,多了一丝操作的空间!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计划!是在刀尖上跳舞,是在悬崖边纵火!

但刘辩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他必须赌一把!赌宦官们对何进的恨意和自保的本能会驱使他们铤而走险!赌何进的傲慢和迟钝会给他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李青!”刘辩眼神变得锐利而冰冷,透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

“你立刻去找穆顺!告诉他,拦截使者之事,尽力即可,若事不可为,以自身安全为重,立刻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