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整编北军五校

减免赋税的仁政如同春风,吹拂着洛阳周边饱经忧患的土地,温暖了无数黎庶的心。

此时端坐于皇宫深处的刘辩,头脑却异常清醒。

在这乱世之中,仁政德化固然重要,但若没有一支强大而忠诚的军队作为后盾,所有的改革都将是空中楼阁,随时可能被内外的强权碾碎。

尤其是在他接连触动士族豪强利益,又外有董卓虎视眈眈的当下,抓紧刀把子,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嘉德殿侧殿,一场关乎帝国武力核心的密议正在进行。

与会者除了刘辩,只有尚书令卢植、负责具体军务协调的官员以及被紧急从谷城前线召回洛阳的吕布。

吕布一身风尘仆仆,但精神极为亢奋。他接到皇帝密令,要求他交接军务,速回洛阳时,心中就隐隐有所预感。

此刻坐在殿内,看着年轻天子那沉静而锐利的目光,他感觉自己渴望已久的机会,似乎就在眼前。

“吕将军,谷城前线近日情况如何?”刘辩没有立刻进入正题,先询问军情。

吕布拱手,声若洪钟:“回陛下!李傕、郭汜自上次败后,一直龟缩在宜阳,偶尔派小股斥候骚扰,不成气候!

有某家在,西凉鼠辈绝不敢越雷池一步!张辽、高顺皆堪用之人,陛下放心!” 言语间充满自信,甚至带着几分对西凉军的轻蔑。

刘辩点了点头,他对吕布的勇武和带兵能力从不怀疑,关键是能否用好,能否控住。“将军辛苦了。今日召将军回来,是有一件关乎朝廷安危的大事,需倚重将军之力。”

吕布眼睛一亮,身子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几分:“陛下但有差遣,布万死不辞!”

刘辩目光扫过卢植等人,沉声道:“朕观如今洛阳兵马,虽各有统属,然号令不一,良莠不齐。

北军五校(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乃光武所立,为国家常备精锐,然经年懈怠,编制不全,战力堪忧。

丁建阳所部并州军、以及收编何进旧部等,虽骁勇,然终究非朝廷直接掌控之中央禁军。如此军制,何以卫护京畿?何以讨伐不臣?”

卢植闻言,面露凝重之色。军制改革的敏感和复杂,牵涉到各方利益,尤其是并州军系和北军旧部。

他缓缓道:“陛下所虑极是。整饬武备,确是当务之急。然北军五校渊源已久,各级将校盘根错节,若操之过急,恐生变故。

并州军将士久随吕将军、丁将军,骤然改制,亦需妥善安置,以免寒了将士之心。”

刘辩点了点头:“卢师老成谋国,所言在理。故此,朕意并非要立刻打散重编,而是先行整编、充实北军五校,使其恢复旧制规模与战力,成为真正拱卫京师的核心力量。同时……”他看向吕布,

“朕欲另设一军,号为‘翊军’,意为羽翼、辅佐之意,独立于北军五校之外,专司机动作战,应对突发战事,亦作为未来征战之尖刀!”

“翊军?”吕布喃喃重复,眼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独立一军!专司机动作战!征战尖刀!这每一个词都让他热血沸腾!

“不错!”刘辩肯定道,“朕欲以吕将军为翊军中郎将,秩比二千石,全权负责翊军之组建与操练!

兵员可从北军、并州军乃至天下招募之健勇中择优选拔,初期规模暂定五千人,需皆为精锐骑步!一应军械、粮饷、马匹,由朝廷优先供给!”

这可是天大的信任和权柄!独立成军,自主选拔,优先补给!

吕布激动得脸色通红,霍然起身,单膝跪地,抱拳道:“陛下信重至此,布……布敢不效死力?!必为陛下练出一支天下强兵,扫平一切不臣之徒!”

他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之前因被申饬、因并州牧空悬而产生的那点不快,此刻早已烟消云散。

皇帝这是把他当成了真正的腹心,授予了实打实的兵权!

刘辩上前扶起吕布,凝视着他的眼睛,语气诚恳中带着告诫:“奉先(他首次以字相称,拉近关系),朕将翊军交予你,寄予厚望!

此军乃朕之利刃,亦乃国之干城!望你严加操练,公正待下,使其令行禁止,唯忠义是从!切莫辜负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