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刘辩基于理智和现实战略的考量,将其置于次要乃至无关紧要的位置,但“甄宓”这个名字,连同那“仙人赠枕”的缥缈传闻,终究是在这位穿越者皇帝的心湖深处,留下了一道极浅极淡,却难以彻底磨灭的印记。
他深吸一口气,将脑海中那点莫名的思绪彻底抛开,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投向了下一份关于司隶地区盐铁专卖整顿进度的紧急奏报。
现在,他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尽快夯实根基,扫平董卓,稳定内部,应对关东诸侯的挑战。
那些尚在萌芽状态、远在天边的人与事,只能作为无关大局的闲棋冷子,暂时埋藏于心底,静待时光的酝酿和命运那不可预测的安排。
……
与此同时,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冀州中山国,无极县。
秋风吹过华北平原,卷起阵阵黄土。
甄氏庄园虽不及洛阳公卿府邸那般极尽奢华,却也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围墙高厚,占地广阔,显露出家族历经数代积累的深厚家底。
庄园内仆役穿梭,秩序井然,但细心之人或许能察觉到,在这份表面的安宁下,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和忧虑。
毕竟,身处袁绍与公孙瓒两大势力交锋的前沿地带,谁也无法真正高枕无忧。
后宅一处僻静的书房内,窗明几净,书架之上陈列着不少竹简与帛书,显示出主人并非纯粹的武夫或田舍翁。
小主,
一个年约八九岁的女童,正端坐在铺着软垫的案前,手握一卷略显沉重的竹简,看得入神。
她身着素雅的浅青色衣裙,料子却是上好的细锦,头发梳成简单的双髻,以素色丝带系住,并无过多饰物。
肌肤白皙细腻,如同上好的羊脂玉,五官精致得如同画中仙童,尤其是一双眸子,黑白分明,清澈灵动,顾盼之间却又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静与慧黠。
虽年纪尚小,身形未足,却已能窥见未来那绝代风华的依稀雏形。
这便是甄逸的幼女,甄宓。
她看的并非时下女子常读的《女诫》、《列女传》或是寻常诗赋,而是一卷《史记·项羽本纪》。
读到项羽破釜沉舟、巨鹿之战威震诸侯时,她小脸上露出神往之色;
读到垓下之围、霸王别姬时,她又不禁微微蹙起秀眉,眼中流露出几分同情与思索;
及至看到乌江自刎,她轻轻叹了口气,放下竹简,小手托着腮帮,若有所思。
一名身着干净布衣、年纪稍长的侍女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为她换上一盏热气腾腾的、加入了蜂蜜的温水,低声劝道:“小姐,这竹简沉重,您看了快一个时辰了,仔细伤了眼睛,也累着了身子。不如歇息一会儿,去园子里看看新开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