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精神一振,立刻接过拆开。
快速浏览后,他脸上露出了笑容,将信递给陈宫:“公台,你看看。文若和奉孝虽在洛阳,却与朕心心相印,他们所谋,正与朕和你不谋而合,而且奉孝还添了更妙的一笔。”
陈宫接过信件,仔细看去。
信中是荀彧工整的笔迹,分析了凉州局势,提出了与陈宫类似的“明抚暗剿”之策。
而在最后,则有郭嘉以潦草笔迹补充的一段话:
“……嘉愚见,李、郭二贼穷蹙遁凉,于韩、马而言,非为臂助,实乃心腹之患,夺权之衅也。
陛下可明示天下必杀二贼之志,更可密谕韩、马,悬以重赏,使其竞相搜捕,以贼制贼。我朝坐观成败,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驱虎吞狼,以贼制贼!”陈宫忍不住击节赞叹,
“奉孝此计大妙!既省了朝廷兵力,又能让凉州内部互相消耗,无论最后谁得手,朝廷都是稳坐钓鱼台,坐收渔利!臣方才思虑,尚未及此深处。”
刘辩笑道:“奉孝这人,总是能想到这些‘省力’的法子。不过此计确实最符合当前局势。
只是,文若也提醒了,对韩遂、马腾的承诺需有分寸,凉州牧之位关乎重大,不可轻易许之,以免尾大不掉。”
“荀令君老成谋国。”陈宫点头,“然奉孝之策,关键在于‘悬惑’,而非真许。只需让韩、马二人觉得有机会,他们自会拼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就以此策行之!”刘辩当即决断,“公台,立刻拟旨,不,拟两份!
一份明发,申饬李傕、郭汜罪状,传檄凉州。
另一份,以密旨形式,分别送往韩遂和马腾处!内容就按奉孝说的办,措辞要含蓄,只强调朝廷对二贼的必杀之心,以及对‘忠顺’之臣的不吝封赏。
至于凉州牧……提都别提,让他们自己去猜,去争!有时候,模糊的承诺,比明确的许诺更让人心动。”
“臣遵旨!”陈宫躬身领命,立刻到一旁案前草拟诏书。
“王韧!”刘辩看向角落里的阴影。
“臣在。”王韧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然出现。
“挑选最得力的探子,分批潜入凉州。你们的任务不是去硬碰硬找李傕、郭汜,而是监视韩遂、马腾的动向,将他们如何搜捕李、郭的情报,及时传回!
同时,留意凉州各部的反应,看看有没有可能……扶持一些更听话的势力。”
刘辩下令道,他深知情报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这种复杂的地域。
“臣,领旨。”王韧躬身,没有多余言语,再次隐入黑暗中。
……
就在刘辩与陈宫运筹帷幄,布下天罗地网之时,陇山深处,通往凉州的崎岖小道上,两支狼狈不堪的队伍,正在经历着他们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逃亡。
李傕的情况稍好一些。他毕竟在凉州根基较深,家族在羌人中也有些影响力。
眉县之战,他见机得快,抛弃大部,只带着百余名最忠心的飞熊军老弟兄,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一头扎进了茫茫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