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蛰伏暗涌

采石场的石缝成了龙沐阳临时的避难所。接下来的两日,他如同受伤的野兽,蛰伏于黑暗与寂静之中,全力运功疗伤。除了必要的饮水和极少量的干粮,他几乎不动不言,将所有精力都用于引导那微弱却坚韧的真气,一点点修复着受损的经脉和内腑。

外界关于岳麓山“地质扰动”的新闻热度并未持续太久,很快被其他热点取代。但龙沐阳通过加密渠道获取的有限信息显示,那片区域的封锁并未解除,反而有更加专业且低调的队伍进驻,进行着不为人知的勘察。民间亦有各种光怪陆离的传言悄悄流传,但大多被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无人深究。

吴老师的“意外”身亡,也只在本地文化圈引起一小阵唏嘘,便迅速归于平静。龙沐阳看着那条冰冷的新闻,沉默了很久。那份愧疚与愤怒,被他深深压入心底,化为更坚定的决心。他不能让吴老师白死。

第三日清晨,内伤虽未痊愈,但已初步稳定,至少不影响行动。龙沐阳小心地清理掉自己在此地停留的所有痕迹,如同抹去一段无声的历史。他换上一身最不起眼的灰色衣裤,戴上一顶旧帽子,压低帽檐,悄然离开了废石场。

他不能回老宅。那里必然已被多方势力盯死,甚至可能布下了陷阱。他需要一个新的、绝对安全的据点,以及获取信息和资源的渠道。

凭借过去的人脉和对这座城市的了解,他辗转来到湘江边一片待拆迁的老城区。这里的居民大多已迁走,只剩下断壁残垣和少数难以安置的住户,鱼龙混杂,管理松散,正是藏身的理想所在。他利用多年前留下的一个极其隐蔽的关系,找到了一处废弃仓库的地下室。这里阴暗潮湿,但结构坚固,入口隐蔽,且有不止一条逃生通道。

安顿下来後,他立刻开始行动。

首先,他需要了解外界情况,特别是“寻真会”和秦文明的动向。他动用了一个极少启用的、层级很高的匿名信息查询渠道,向帝都的故友发去了加密请求,重点调查:1.基金会(寻真会)在岳麓山事件後的公开及非公开反应;2.秦文明此人的全部已知背景、社会关系及近期行踪;3.官方特殊部门对此次事件的内部定性及调查方向。

等待回音的时间漫长而煎熬。地下室里只有手机屏幕微弱的光芒和滴水声相伴。

他再次展开了那卷《山海图》古卷。经历了岳麓山的实战,他对这卷古书的理解更深了一层。它不仅是地图和百科,更隐藏着能量运行的规则、乃至克制邪异的方法。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泛泛而读,必须更有针对性。

他的目光跳过了《南山经》,暂时落入了《西山经》的范畴。

“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

他的手指缓缓划过篆文,脑海中却浮现出吴老师关於“禹王锁蛟”的提示,以及那块刻满山海籙文的邪异石碑。镇压、锁链、地脉……这些概念与《西山经》中记载的某些山脉、异兽的特性,似乎存在着某种隐晦的联系。

尤其是关於“崑仑”、“后土”、“天帝”的种种描述,虽看似神话,但在这卷古轴的异注中,却常常指向某种调动山川之力的宏大“仪轨”或“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