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各奔东西

但他面上丝毫不露,反而含笑上前,亲手扶起朱教头:“不知者不罪,诸位兄弟也是职责所在。一场误会!”

刘备转而又对柴进道:“大官人,些许冲突,切莫怪罪他们。这些兄弟的汤药费,便由王某承担。”

柴进大手一挥,豪爽笑道:“贤弟说哪里话!他们既是我庄上客人,自有我来照应,怎能让贤弟破费?”

随即吩咐左右:“还不快散了!自行去账房支取银钱看伤!备宴!我要与王头领好好痛饮一番!”

众人如蒙大赦,慌忙退下,柴进热情地拉着刘备和鲁智深便要往宴会厅去。

刘备见武松一直孤零零站在廊下,神情落寞,便主动上前相邀:“这位兄弟气度不凡,想必也是条好汉,何不一同入席?”

柴进自无不可,随意地摆了摆手:“既然王头领相邀,二郎,你也一起来吧。”

武松心中五味杂陈,他念着柴进当初的收留之恩,但这大半年来的冷遇,尤其是柴进此刻那漫不经心的态度,让他心中苦闷异常。

席间,山珍海味,觥筹交错,刘备将武松的郁结尽收眼底,心中涌起一股同病相怜之感。

想他刘备半生漂泊,辗转多方势力不被真正信任,被当作客将甚至棋子。

壮志难酬,空有抱负而只能寄人篱下,甚至需要装傻充愣以求自保。

刘备经历过不知多少冷落,自然最懂得武松的滋味,不忍心看他如此,特意将他拉到自己身边坐下。

见武松下意识要去拿酒壶借酒浇愁,更是温和劝阻:“武松兄弟,你病体未愈,此刻饮之,反伤根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珍重才是。”

武松伸出的手顿住了,他自离家逃亡以来,东躲西藏,看尽白眼,何曾有人如此细致地关心过?

即便是初来柴进庄上时那份热情,也远不及此刻刘备这般发自内心的尊重与体贴。

这个平日嗜酒如命的汉子,竟真的听了刘备的劝,只是浅酌即止,大部分时间都在静静听着。

另一边,刘备频频向柴进敬酒,言辞谦恭,鲁智深也在一旁凑趣,两人皆是海量,三人推杯换盏,喝得柴进满面红光,志得意满。

酒至半酣,柴进似乎有些忘形,指着武松对刘备笑道:“贤弟,你梁山如今兵强马壮,正是用人之际。我看武二郎这身本事,窝在我这庄上也是可惜了!不如就让他投了你梁山,上山坐把交椅,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