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祖无暇抱怨,撸起袖子,拿出抹布和水壶,迅速将号舍打扫干净。
将木板放下铺好薄被,他抓紧开考前最后一点时间,和衣躺下小憩。环境恶劣,但必须适应。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响亮的云板声划破考场上空的寂静——考试开始!
差役们挑着担子,将厚厚一叠试卷分发至每个号舍。
陈耀祖用冷水激了把脸,冲了碗藕粉果腹,然后深吸一口气,展开了试卷。
试卷约有十来张,大部分是考察对四书五经熟悉程度的贴经、墨义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对于将经典烂熟于心的陈耀祖来说,并非难事。
他凝神静气,研磨蘸墨,下笔稳健流畅,字字端正,如行云流水般解答着。
然而,最后一道经义题却极为刁钻,并非简单默写,而是要求诠释《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一句,并需结合史实论述“忧患与通达之关系”。
考场内顿时响起一片细碎的抽气声,此题难度远超寻常!
陈耀祖亦是心头一凛。他闭目沉思片刻,脑中飞速运转。
忽然,他想起秦老赠予的《治水杂录》序言中,曾以大河奔流喻人生际遇,提及“水无险滩则不激,人无患难则不通”。
又联想到司马迁受腐刑而着《史记》,苏轼贬黄州而赋赤壁…无数先贤事迹掠过脑海。
他豁然开朗,提笔蘸墨,文思如泉涌:
“…夫孤臣孽子,身陷艰厄,如舟行逆水,每桨皆需奋力,故其思虑不得不精详,其志气不得不坚韧。
操心危者,如临深渊,步履自慎;虑患深者,如履薄冰,谋略自远。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非独圣贤如是,观史海沉浮,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皆因巨患磨砺,乃能洞悉世事,通达人情,终成不朽之业。
故曰:忧患乃通达之阶石,逆境实顺境之先声…”
笔下千言,一气呵成。
不仅切合题意,阐发精深,更融入了历史纵深感与个人独特的悟解,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洞见。
写完最后一个字,搁下笔,陈耀祖长长舒了一口气。
号舍外,天色已近黄昏,第一日的考试,终于结束了。无论结果如何,他已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