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拖着月考后疲惫却又放松的身躯回到山脚下的小院时,迎接他们的却是一把冷冰冰的铜锁。
院子里静悄悄的,连平日里最爱在门口嬉闹的邻家孩童都不见了踪影。
几人面面相觑。
“咦?爹娘和姐姐们都不在?”陈耀祖挠了挠头,有些意外。
姚宗胜用扇骨轻敲掌心,推测道:“这个时辰……莫非是铺子已经开张了?”
王富贵眼睛一亮:“极有可能!走,我们去看看!”
疲惫瞬间被好奇与期待取代。
他们将沉重的书篓往院中一放,也顾不上换身衣裳,便急匆匆朝着拐角处那新装修的铺面走去。
还未到近前,一股混合着麻辣鲜香、极其霸道的食物香气便已扑面而来,勾得人肚里的馋虫立刻苏醒,咕咕直叫。
转过弯,想象中的门庭冷落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只见那挂着红布匾额(虽看不清字迹)的店门口,竟已有三三两两的食客在排队等候。
店内更是人声鼎沸,几乎每一张他们精心淘换来的桌椅都坐满了人。
三五好友围坐一桌,中间是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鸳鸯锅,红油翻滚,菌汤醇厚;
又或是架在小小炭炉上的烤鱼,鱼肉焦香,配菜丰富,汤汁滋滋作响。
谈笑声、碰杯声、伙计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混合着蒸腾的热气与浓郁的香味,构成了一幅极具烟火气的热闹画卷。
王富贵夸张地吸了吸鼻子,捂着肚子哀叹:
“完了完了,本来还不觉得,这香味一勾,我感觉我现在能吃下一头牛!”
姚宗胜也扇不动扇子了,目不转睛地盯着邻桌那刚捞起的、裹满了香油蒜泥的毛肚,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就连一向清冷的赵廷霄,目光也在那烤得外焦里嫩的鱼身上多停留了几秒。
他们本想来帮忙,但此刻最大的“帮忙”念头,恐怕是先给自己找张桌子坐下来大快朵颐一番。
书院的饭菜虽不算差,但为了照顾南北学子的口味,总体偏于清淡,哪比得上这自家出品的、对症下药般的麻辣鲜香?
店内忙得脚不沾地。
陈大勇正满头大汗地给一桌客人介绍特色菜,阿福端着巨大的托盘穿梭在桌椅之间,动作麻利地上菜。
他们显然都没注意到孩子们已经回来了。
还是眼尖的陈悦瞳最先发现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