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八方来客

孙清浩站在台下,怔怔地听着。他出身世家,自幼锦衣玉食,从未体会过“蚂蚁爬高墙”的艰辛。

但当听到“我当敬那庙堂之外的月光”时,他心中某根弦被狠狠拨动了。

他追求的风雅、才名,在这广阔的人间烟火面前,似乎显得……有些渺小了。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整个广场陷入了长达数秒的绝对寂静,落针可闻。

随即,端坐台上的蒋山长率先站起身,用力鼓掌!

如同点燃了引信,震耳欲聋的掌声、喝彩声、叫好声瞬间爆发开来,如同山呼海啸,席卷了整个广场!

先前所有的疲惫和审美疲劳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感动和兴奋!

王富贵、姚宗胜看着台下沸腾的人群,听着这雷鸣般的掌声。

原本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巨大的喜悦和自豪感涌上心头。

他们做到了!

此次筛选的结果毫无悬念。

陈耀祖四人的《庙堂之外》以压倒性的优势夺得头名!

蒋山长在宣布结果时,毫不吝啬赞美之词,称此曲“词意深远,曲动人心,格局宏大,非风花雪月可比,乃真正贴近民生、触动灵魂之作!”

当得知这首词曲竟是由陈耀祖独立创作时,蒋山长看向陈耀祖的目光更是充满了激赏:

“耀祖啊,想不到你在音律词章上亦有如此天赋!此曲,大善!”

陈耀祖不敢居此功,只说自己是在一本古籍上面看到的,是一位叫做唐恬的才子写的,他也只是借来用一下。

众人一听唐恬之名,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毕竟如此大才之人怎么会籍籍无名?

但他们也不想管了,眼下众人纷纷都在讨论着此词此曲只因天上有。

最后,蒋山长更是提出一个请求:“此曲气象万千,尤适合众人合唱,气势当更为恢弘。

不知耀祖你们可愿将曲谱贡献出来,由书院组织更多学子一同排练。

在文魁大比开幕式上,作为我鸿儒书院的集体节目,向天下学子展示我书院学子的胸怀?”

陈耀祖闻言,几乎没有犹豫,坦然拱手:

“山长谬赞。此曲若能得众同窗一同演绎,展现我书院风采,是学生的荣幸,亦是此曲的荣幸!学生本也是意外得来此曲,献出曲谱!”

他面上从容,心里却不由暗忖:从“搬运”武侠小说,到如今“搬运”歌曲。

自己这文抄公的路径,当真是越走越宽广了,脸皮也确是越来越厚了。

不过,若能以此助益好友,扬书院之名,这“搬运”之功,倒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