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份朱笔誊抄、糊名易书的试卷,在诸位阅卷官手中流转。
当一份经义扎实、策论尤为惊艳的试卷被呈送到主考官周文翰案头时,这位素来严谨的老臣,眼中也不禁爆发出惊人的神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细细品读那篇《“强干弱枝”与“藩镇之弊”疏》,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欣喜。
那“干统枝辅”之论,那“立法制权、明赏导向、通渠分势”之策,高屋建瓴,切中时弊。
既有儒家仁政的理想,又不乏法家的务实与手段,更难得的是那份超越年龄的格局与洞察力。
“好!好一个‘干非独强,在于根深;枝非必弱,贵乎叶茂’!”周文翰忍不住击节赞叹。
“此子对经世致用之学,领悟极深!非纸上谈兵之辈!”
待到最终评定名次,拆开糊名,看到“陈耀祖”三个字时,周文翰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笑容,心中没有丝毫意外。
他抚须长叹:“秦老慧眼识珠,陛下圣明嘉奖,此子,当真乃国之璞玉,经此乡试,已然大放光彩!此番解元,非他莫属!”
放榜之日,贡院外的广场早已被人潮淹没。
黑压压的人头攒动,喧嚣声直冲云霄。
附近所有能俯瞰广场的酒楼、茶肆,临窗的位置早已被抢占一空,价格翻了几番依旧一座难求。
陈耀祖几人早有经验,提前数日便订下了一间小小的二楼雅间。
此刻,陈大勇、王父、姚父三人趴在窗前,伸长了脖子往下望,心情比考生本人还要紧张激动。
陈大勇几次三番想要冲下楼去,都被陈耀祖和王富贵死死拉住。
“爹,您别急!下面人太多了,挤坏了可怎么办?虎子表哥和阿福他们机灵,肯定挤到前面去了,等着他们报信就好!”陈耀祖哭笑不得地劝道。
就在这时,几声震耳欲聋的礼炮响起,广场上瞬间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声浪。
只见贡院中门大开,以主考官周文翰为首的官员们鱼贯而出。
周文翰站在高台之上,说了些“皇恩浩荡”、“为国选材”、“望诸生戒骄戒躁”之类的冠冕堂皇之语,但在场所有人早已心急如焚,哪里听得进去多少?
终于,在无数道焦灼目光的注视下,覆盖着红绸的巨大榜单被几名衙役合力悬挂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