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绝杀·图穷匕见

沈砚清终于微微侧身,目光平静地看向状若疯魔的李元培,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李元培的嘶吼,如同冰泉流淌,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冷漠:

“李尚书,你说暗格已空,文书尽毁?”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却令人不寒而栗的弧度,“那么,请问,若非你心中有鬼,若非那暗格之中确曾藏有不可告人之物,你……又何必在风声鹤唳之时,如此急切地……将其清空呢?”

“我……”李元培如同被扼住了喉咙,瞬间哑口无言!是啊,他该如何解释?解释自己是被沈砚清之前的连环计吓得疑神疑鬼,主动销毁?这只会显得他更加愚蠢和心虚!

沈砚清不再看他,转身面向堂上诸公,朗声道:“首辅大人,各位王爷,诸位大人!李元培通敌叛国,罪证绝非仅此匿名密报!其一,其心腹爪牙,孙茂才、吴庸、钱万贯,皆已查明为北狄暗桩,且其上线直指李元培!此三人之罪证口供,暗影卫皆有存档!” 他话音未落,一旁的渊墨如同影子般上前一步,将一叠厚厚的卷宗恭敬呈上。

“其二,李元培为掩盖三河县贪腐案,不惜杀人灭口,牺牲张德贵、王有财等工部官员,此乃其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明证!其三,也是最为关键之铁证——”沈砚清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森然,“暗影卫已查明,李元培府中巨额不明财产之来源!其历年贪墨所得,远超其俸禄百倍!其中,有大量北狄特产的、无法在大晟境内流通的金饼和珠宝!这些赃物,已在其秘密别院地窖之中起获!人赃并获!”

随着沈砚清的话音,渊墨再次上前,呈上一个托盘。红绸揭开,里面赫然是几块造型古朴、带着明显异域风格的金饼,以及几串光华夺目、镶嵌着硕大宝石的项链!那金饼上的狼头纹饰,与密信中描述的北狄印记如出一辙!

“不——!!”李元培看到那些金饼和珠宝的刹那,如同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的骆驼,发出一声凄厉到不似人声的绝望哀嚎!他认得那些东西!那是他通过钱万贯,分多次秘密接收的北狄“酬劳”!他一直以为藏得天衣无缝!怎么会……怎么会?!

他猛地看向沈砚清,眼中充满了血丝和极致的恐惧!这个人……这个年轻人……他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布局的?他到底掌控了多少?!连这些埋藏得最深、最隐秘的赃物,都被他挖了出来?!

沈砚清冰冷的目光如同审判之剑,最后钉在李元培身上:“李元培!人证、物证、动机、行为俱全!铁证如山!尔通敌叛国,罪无可赦!还有何话说?!”

“我……我……”李元培浑身剧烈地颤抖,嘴唇哆嗦着,却再也发不出一个完整的音节。所有的辩解,在沈砚清这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将每一丝可能都彻底堵死的铁证链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看着堂上众人那冰冷、厌恶、如同看待一滩污秽般的眼神,看着沈砚清那如同掌控命运之神般的平静面容,一股巨大的、无法抗拒的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彻底淹没了他!

他输了!输得彻彻底底!输得毫无还手之力!沈砚清不仅是要他的命,更是要将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噗——!”急怒攻心之下,一口暗红的鲜血猛地从李元培口中喷出!他眼前一黑,如同被抽掉了所有支撑的烂泥,带着沉重的镣铐,轰然瘫倒在大堂冰冷坚硬的青石地面上!身体微微抽搐着,眼神彻底涣散,只剩下无尽的灰败和死寂。

一代工部尚书,权倾朝野数十载的老狐狸,就此彻底倒下!如同一棵被蛀空了根基的巨树,在沈砚清精心编织的绝杀之网中,轰然倒塌!

“首辅大人,各位王爷,诸位大人!”沈砚清的声音再次响起,平静无波,却带着终结一切的冷酷,“李元培通敌叛国,罪证确凿,供认不讳。依《大晟律》,谋叛大逆,当处极刑,诛灭三族!然,陛下仁德,念其曾有功于朝,且其家族或有不察者。故,臣请旨:”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堂上众人,最终落在首辅李辅国身上。

“一,李元培本人,即刻革去所有官职爵位,打入天牢,严加看管,待陛下北征凯旋后,亲自圣裁其生死!二,查抄李元培府邸及所有产业,家产悉数充公!三,李元培直系血亲、其府中幕僚、管事、心腹仆从,凡有涉案嫌疑者,一律锁拿下狱,交三司会审!四,工部上下,由吏部、都察院牵头,彻查整顿,凡与李元培贪墨、渎职、泄密有染者,无论官职大小,一律严惩不贷!”

“准!”首辅李辅国沉默片刻,缓缓吐出一个字,声音沉重而苍老。堂上诸公,无人异议。

“带下去!”刑部尚书一挥手。

如狼似虎的衙役上前,如同拖拽死狗般,将瘫软在地、已无半分生气的李元培拖离了大堂。沉重的镣铐在青石地面上刮擦出刺耳的声响,留下一条断续的、暗红色的血痕,如同他政治生命最后丑陋的注脚。

大堂内一片死寂。尘埃落定,却无半分喜悦。只有沉重的压力和对沈砚清那深不可测手段的深深忌惮。

沈砚清微微垂首,对着堂上诸公行了一礼,动作优雅依旧。然而,当他转身步出刑部大堂时,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却并无多少胜利者的轻松。

阳光有些刺眼。他微微眯起眼,望向皇宫的方向,更望向那重重宫阙深处、某些依旧盘踞的阴影。

李元培倒了,他背后的靠山呢?那些盘根错节的皇亲国戚呢?那些在京都、在朝堂、甚至可能在天子身边蠢蠢欲动的势力呢?他们……会就此罢手吗?

京都的天,看似云开雾散,实则暗流,从未止息。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酝酿。沈砚清的身影在阳光下拉得很长,带着一种孤臣的冷冽与决然,一步步走向那看似平静、却依旧危机四伏的京都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