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选择在基地边缘、靠近修复中的海岸围墙的一处僻静了望塔进行修炼。这里海风凛冽,能听到波涛拍岸的永恒声响,也能时刻提醒他那来自深海的威胁并未远去。
盘膝坐在冰凉的金属地板上,林墨的意识再次沉入体内那复杂而危险的能量体系之中。
经过半个月的修复,经脉的暗伤基本愈合,能量回路也更加宽阔和坚韧。暗红的吞噬之力如同奔腾的江河,带着掠夺与进化一切的本能;金白的秩序之力则如同堤坝与河道,约束着江河的流向,并不断净化、稳固着其力量本质;而那几缕被层层“封装”的幽暗熵噬,则如同深藏在河床底部的休眠火山,安静,却蕴含着焚尽一切的终极恐怖。
他不再试图去强行“融合”它们,那太过危险,远非他现阶段所能掌控。他采取了一种更取巧,也更符合目前认知的方式——“编织”。
以秩序之力为“经线”,以其稳定、净化、定义的特性作为框架基础;以吞噬之力为“纬线”,以其流动、转化、成长的特性作为力量填充;而那几缕熵噬之力,则被他小心翼翼地“编织”在能量结构的最核心、同时也是防御最严密的关键节点,如同隐藏在华丽锦缎下的致命毒针,非到万不得已,绝不轻动。
小主,
这种“编织”结构,虽然无法发挥出三种力量真正融合的恐怖威力,却极大地提升了稳定性,降低了失控风险,并且让他对力量的调动更加迅捷和精准。他可以在瞬间将吞噬之力覆盖体表形成防御,也可以将秩序之力凝聚于一点进行净化或封印,甚至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一丝熵噬之力“抽取”出来,附着于攻击之上。
他反复练习着这种能量的精细操控,如同最苛刻的工匠打磨着自己的工具。指尖,一缕暗红能量可以如丝般柔顺地缠绕,瞬间又能变得无坚不摧;掌心,一团金白光芒既能温暖治愈,转瞬亦可化为禁锢的牢笼;而那深藏的核心,那一丝幽暗,他仅仅是用意念轻轻触碰,便能感受到周遭微观粒子趋于“寂灭”的恐怖趋势,立刻便谨慎地收回。
力量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他深知,对“规则”的理解,远比能量的堆砌更重要。无论是“吞噬”、“秩序”还是“熵噬”,其背后都代表着某种宇宙的基本法则碎片。路,还很长。
这天下午,孙宇终于带来了好消息。
在墨盟基地的测试空地上,一套全新的、闪烁着哑光黑金属色泽的动力装甲,矗立在众人面前。它不像张猛之前那套“堡垒型”那般厚重笨拙,线条更加流畅,充满了力量与科技结合的美感。装甲关节处采用了类似生物肌腱的复合传动结构,显然借鉴了部分机械体的技术;胸甲和肩甲更加符合人体工学,表面覆盖着细密的能量导流纹路;背部有一个可折叠的辅助动力背包和武器挂载点;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双臂和双腿外侧,嵌合着可伸缩的、边缘闪烁着高频能量波动的合金刃刺,既能增强近战威力,也能在必要时弹出作为临时臂盾或攀爬爪。
“这是‘撼山’一式原型机,”孙宇推了推眼镜,向来冷静的语气中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主体结构采用了联军的高强度钛钨合金,关节传动系统融合了我们从机械体解析出的部分柔性技术,能量核心是小型化的聚变电池,输出功率和续航都比之前提升百分之五十。内置了基础的环境适应系统和抗干扰通讯模块。武器系统除了标准化的脉冲步枪接口,主要强化了近战能力,双臂的‘破甲刃’可以灌注使用者的能量,提升切割力,腿部也有辅助突进和稳定装置。”
张猛看得眼睛都直了,搓着大手,围着“撼山”装甲转了好几圈,嘴里不停念叨着:“好东西!真是好东西!比之前那破烂强太多了!”
“猛哥,试试看。”林墨开口道。
张猛早就迫不及待了,在孙宇的指导下,他熟练地穿上这套新装甲。随着卡扣闭合和系统自检的轻微嗡鸣声,面甲上的战术目镜亮起幽蓝色的光芒。
“感觉咋样?”赵明好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