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三人依言坐下(虽然是光影,却有着实质的支撑感)。莉娜好奇地试图用仪器扫描那光网,却发现所有信号如同泥牛入海,被完全吸收或屏蔽。
“你们在废墟中激活了我的子节点,我已知晓你们的来意,以及你们与‘净化之光’的遭遇。”织网者的声音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只有一种历经无尽岁月的疲惫与淡然,“‘启迪之星’已逝,但知识与警告长存。”
光网中流淌的数据流开始加速,凝聚成更加清晰的图像和信息片段——辉煌的星城,穿梭不息的奇异舰船,无数智慧个体在“万识穹顶”中进行着思想的碰撞与升华……然后,是那无法形容的、“光”的降临,文明的挣扎,以及最终的……寂静。
“我们追寻终极的‘定义’,渴望理解构成宇宙的底层代码,乃至……修改它的权限。”织网者继续述说,光网中浮现出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规则构架,“我们认为,熵增并非不可逆转的铁律,生命与文明的意义在于创造属于自己的‘有序’。然而,我们的探索,触及了‘观察者’设定的‘边界’,或者说,干扰了某种更加宏大的、维持宇宙‘基线稳定’的机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光’,便是‘观察者’用于维护‘基线’,清除‘过度偏离’与‘潜在威胁’的工具。它并非邪恶,只是……绝对。它将一切超出允许范围的‘变数’与‘复杂性’,视为需要被‘净化’的噪音。”
林墨心中震动,这与他们之前的猜测部分吻合。“所以,‘钥匙’……”
“是的,‘钥匙’。”织网者的光网聚焦到林墨身上,尤其是他眉心的位置,“‘世界引擎’并非单纯的稳定装置,它是上一个轮回,或者说,是某个更古老时代留下的、用于在必要时‘重启’或‘重写’局部宇宙规则的‘接口’。而‘钥匙’,便是拥有启动并‘定义’这个接口权限的个体。你,以及你体内那枚源自‘园丁’网络的‘共鸣之种’,便是被选中的‘变数’。”
“观察者……和‘光’,为何要阻止‘重启’或‘重写’?”张猛忍不住问道,他虽不太理解那些复杂概念,但抓住了关键。
“因为‘风险’。”织网者的声音依旧平静,“每一次对底层规则的干涉,都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可能导致更大范围的崩溃,甚至加速整个宇宙走向终末。‘观察者’倾向于维持现状,通过周期性的‘清理’(如收割者)来延缓终末,而非冒险进行可能失控的‘修复’。而‘光’,则是确保‘清理’彻底、且不会有新的‘变数’挑战这种秩序的执行者。”
“所以,我们地球面临的收割,甚至律者的干涉,都只是……为了维持这个该死的‘现状’?”莉娜愤怒地握紧了拳头,脸上因激动而泛红。
“可以这么理解。在‘观察者’的评估中,文明的周期性重启,比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引发的规则失控,风险更低。”织网者回答。
“那么‘虚无回廊’的尽头?‘观察者之眼’?”林墨问出了核心问题。
“回廊尽头,是‘观察者’的一个主要‘监测站’,也是‘光’的源头之一。那里记录着宇宙的‘基线’数据,也囚禁着……或者说,封存着一些试图挑战‘观察者’秩序的、失败的‘变数’的残骸,包括部分‘园丁’的碎片。”织网者的光网显示出回廊尽头的模拟图景——一个由纯粹信息和无尽光构成的冰冷领域,“前往那里,你们将直面‘观察者’的意志,也将有机会接触到被封锁的真相与力量。但风险极高,一旦被判定为不可控的‘威胁’,‘光’将不惜一切代价将你们彻底净化。”
大厅内陷入了沉默。信息量巨大,且前景堪称绝望。
“你们‘启迪之星’……失败了。”林墨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