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马五,安排兄弟们准备一下,明日一早我们便启程回王都。”李砚说道。

“是,先生!”刘三、马五应道,然后便去安排众人准备出发事宜。

李砚则再次来到那二十名护送士兵面前,说道:“各位兄弟,此次回王都,路途遥远且危险重重。你们都是太守精心挑选出来的,我相信你们的能力。但还是要提醒大家,务必提高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

“公子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士兵们齐声说道。

李砚又与士兵们讨论了一些行程安排和应对突发情况的策略。他详细了解了沿途的地形地貌,以及可能出现危险的地段。根据士兵们提供的信息,李砚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应对方案。

“我们明日一早出发,行至青川河沿岸时,派两队人在前方和两侧侦查,确保没有埋伏。如果遇到流寇或者周明的人袭击,不要慌乱,按照我们刚才讨论的策略应对。”李砚说道。

士兵们认真听着李砚的安排,纷纷点头表示明白。

安排妥当后,李砚回到自己的营帐。他坐在营帐中,再次拿出太守赠送的密信,仔细研读。他深知,这封密信虽然可能成为扳倒周明的关键证据,但也是一把双刃剑。若使用不当,恐怕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周明啊周明,你私通炎国,究竟还有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李砚喃喃自语道,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

他将密信收好,又拿出纸笔,开始记录此次征粮的详细情况,包括粮食的来源、数量、质量,以及与太守的交谈内容,还有发现受潮粮食的经过。他知道,这些记录日后或许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营帐外,传来士兵们忙碌的声音。有人在整理行装,有人在喂马,还有人在检查武器装备。李砚听着这些声音,心中感到一丝欣慰。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将这批粮食安全送回王都。

夜色渐深,明月高悬。宁州城在月光的笼罩下,显得格外宁静。但李砚知道,这宁静的背后,隐藏着无数的危机。他躺在营帐中的草席上,望着营帐顶,久久无法入眠。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应对的策略。

“不管前方有多少困难,我都一定要完成征粮任务,揭露周明的阴谋。”李砚暗暗发誓,然后闭上双眼,强迫自己休息,为明天的行程养精蓄锐。

而在太守府中,太守坐在书房里,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也在默默祈祷。他希望李砚能顺利将粮食送回王都,也希望李砚能在靖安王面前为他儿子美言几句,让儿子摆脱周明的刁难。

“犬子啊,为父能做的只有这些了,接下来就看你的造化了。”太守喃喃自语道,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这一夜,对于李砚和太守来说,注定是个充满担忧和期待的夜晚。他们都在为各自的目标而努力,而这宁州城,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也在静静等待着明天即将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