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灯火通明。
太华宫内张灯结彩,为太子出征设宴。
朱承泽身着明黄战袍,腰间佩剑,意气风发地坐在皇帝下首。
银盏琼浆,丝竹悠扬。
皇帝朱乾曜举起酒杯,声音洪亮:“承泽,此行事关国运,你可有把握?”
“儿臣必不负父皇重托!”
朱承泽起身拱手,眼中闪烁着野心的火焰:“此次点齐十万精兵,定要让蛮族知晓我泰昌国威!”
满堂文武齐声叫好。
朱平安坐在席间,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眼观鼻鼻观心,神色恭敬中带着几分忧虑。
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诸位皇子。
二皇子朱承煊端坐不动,脸上挂着标准的笑容,但眼底深处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四皇子朱承岳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偶尔举杯,话语不多。
酒过三巡,朱平安缓缓起身。
“父皇,儿臣有一事相禀。”
皇帝放下酒杯,示意他继续说。
朱平安面露愧色,声音中带着几分自责:“近日儿臣听闻,京畿附近有小股盗匪流窜作乱,劫掠商旅,扰民甚重。”
“儿臣身为皇子,食君之禄,忧君之忧,却对此事束手无策,实在愧对父皇栽培。”
皇帝眉头微皱。
边境战事已让他焦头烂额,京畿内部再有匪患,确实让人头疼。
朱平安继续道:“儿臣愿招募些许乡勇,协助京畿卫戍部队清剿匪患,以安民心。”
“虽力薄名微,但也算是为朝廷分忧了。”
话音刚落,二皇子朱承煊嘴角微微上扬。
四皇子朱承岳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在座的其他皇子和大臣们,有的暗自摇头,有的神色怪异。
老六这是要凑什么热闹?
三百乡勇就想清剿盗匪?
简直是小孩子过家家。
皇帝正为边事烦忧,听到这个“小事”,心思并不在此。
但见朱平安一片“赤诚”,倒也不好驳了他的面子。
“既然你有此心,朕便准了。”
皇帝摆摆手:“不过要记住,注意安全,莫要扰民。”
朱平安连忙拱手:“儿臣谢父皇恩典!”
他的声音中带着激动,仿佛得到了天大的恩赐。
二皇子朱承煊低声对身边的心腹说道:“老六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殿下,三百乡勇能做什么?”
心腹压低声音回应:“不过是想在太子面前表现一下罢了。”
四皇子朱承岳则若有所思地看了朱平安一眼。
他总感觉这个六弟最近有些不同寻常。
但具体哪里不同,又说不上来。
宴会继续进行,歌舞升平。
朱平安重新坐下,脸上依旧是那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内心却在冷笑。
这群人真当他是傻子?
三百乡勇确实不多,但关键在于这三百人是什么样的兵。
更关键的是,谁来带这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