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全呆呆地站在仓库门口,眼睛瞪得像铜铃,嘴巴无意识地张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一座山。
不,是两座山!
仓库内部的空间,大得超乎想象。
左边,是一座由无数黄澄澄、圆滚滚的东西堆起来的小山。那些东西,大的有拳头那么大,小的也有鸡蛋大小,在从门口透进来的阳光下,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
那不是一座小山,那是一座黄金之山!
右边,是另一座山。这座山由无数表皮鲜红、形状不一的东西堆成,它们挤在一起,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那是一座火焰之山!
这两座山,都至少有三四丈高,几乎要顶到仓库的屋顶。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带给人的,却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蛮横的、不讲道理的视觉冲击!
赵福全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
这就是……这就是荀彧说的“高产作物”?
这就是贾诩说的“东拼西凑”来的“一点点口粮”?
他脑子里一片混乱。
他想起了京城郊外,皇家农场里那片枯死的藤蔓。
他想起了皇帝朱乾曜,当众吐血,暴怒咆哮的场景。
他想起了朝堂上,那些世家大族们,信誓旦旦地说这东西是“南蛮野菜”,是“欺君罔上”的妖物。
野菜?
妖物?
赵福全看着眼前这两座雄伟的“粮食山”,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
如果这是野菜,那他们泰昌朝廷,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小麦和水稻,算什么?
路边的野草吗?
他带来的那两个小太监,也已经完全傻掉了。他们俩张着嘴,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眼睛里充满了震撼和贪婪。
他们都是穷苦出身,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粮食!
这得够多少人吃啊?吃一辈子都吃不完吧!
“赵总管,您看,我们景昌县的家底,就是这么一点了。”贾诩的声音,悠悠地从旁边传来,打破了死一般的寂静。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委屈”和“无奈”。
“这两堆东西,左边的叫土豆,右边的叫红薯。就是它们,把我县衙的府库都给吃空了。您说说,这东西金贵得很,不好伺候,产量又‘低’,我们为了种活它们,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