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死死地盯着朱平安,眼神中,猜忌和警惕的光芒,再次浮现。
他刚刚才觉得这个儿子是麒麟儿,是救星。
可现在,这个救星,却露出了他的獠牙!
“放肆!”
一个尖利的声音,突然从楼梯口传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大皇子朱承泽,二皇子朱承煊,以及三皇子朱承玉,在一群王公大臣的簇拥下,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他们显然是听到了外面的欢呼声,知道战局逆转,才敢从自己的安乐窝里爬出来。
此刻,他们一个个衣着光鲜,与城楼上的血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开口呵斥的,正是大皇子朱承泽。他没有直接发难,反而先对朱乾曜一拜,满脸忧心忡忡:“父皇!六弟星夜驰援,功盖千秋,儿臣佩服!但……兵权乃国之重器,是父皇您身为天子的象征。六弟此刻索要,岂不是将父皇您置于尴尬境地?这有违孝道,也有损天威啊!”
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瞬间就从“谋逆”的指控,变成了“为父皇颜面着想”的孝子之言。
二皇子朱承煊立刻跟上,痛心疾首道:“是啊父皇!六弟刚刚立下大功,若您不给,显得您刻薄寡恩;可若是给了,这天下人会如何看待我泰昌皇室?岂不是说,离了瑞王,我朝便无人能战了?请父皇三思,万不可因一时之急,乱了君臣父子之纲常!”
“是啊父皇!”三皇子朱承玉也跟着起哄,“如今援军已到,敌军败退在即,正该由父皇您亲自指挥,彰显天威!哪轮得到他一个藩王在这里指手画脚!”
他们身后的那群大臣,也纷纷跪了下来。
“请陛下三思!”
“兵权乃国之重器,万不可轻授于人啊!”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瞬间就将朱平安描绘成了一个趁火打劫,意图谋反的野心家。
他们害怕。
他们害怕朱平安掌握了兵权之后,会清算他们这些在国难当头时,只知躲藏保命的懦夫!
朱乾曜的脸色,变得愈发阴沉。
他看着跪了一地的大臣,又看了看自己那几个义愤填膺的儿子,再看看面前这个面无表情的朱平安。
他的心里,乱成了一锅粥。
理智告诉他,现在只有朱平安,才能带领大家打赢这场仗。
但身为皇帝的猜忌和多疑,又让他不敢轻易地将这最后的,也是最致命的权力,交出去。
朱平安听着兄长们“情真意切”的表演,甚至懒得看他们一眼,只是将目光冷冷地投向城外仍在厮杀的战场,声音不大,却如寒冰般刺入每个人的骨髓:
“纲常?规矩?我只看到城下数万将士正在流血,敌军随时可能重整旗鼓。当几位皇兄躲在府邸高谈阔论‘孝道纲常’之时,是我的兵,在用命为你们争取站在这里说话的资格。”
他缓缓转过头,目光终于落在了脸色煞白的朱承泽等人身上,但话却是对朱乾曜说的:
“父皇,儿臣只给您十息时间考虑。十息之后,城外的战机,或是儿臣的耐心,总有一个会消失。”
说罢,他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站着,那无形的压迫感,却让整个城楼的空气都凝固了。最终,他打破沉默,问出了那句决定一切的话:
“现在,这京城内外,这数十万人的生死,到底,谁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