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城,我并没有直接把他们领到鸿胪寺安排的国宾馆,而是领着他们,穿过了几条京城最繁华的街道。

“瑞王殿下,这似乎不是去驿馆的路吧?”昭明太子燕文昊看着周围热闹的景象,忍不住问道。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人流如织,叫卖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充满了勃勃生机。

“太子殿下莫急。”我笑着说道,“诸位远道而来,本王想着,与其让你们在驿馆里枯坐,不如先带你们领略一下我泰昌京城的新风貌。”

我指着旁边一家装潢气派的店铺说道:“这家‘玲珑阁’,是我泰昌最大的商行,里面有来自天南地北的各种奇珍异宝。诸位若有兴趣,稍后可自行前来逛逛。”

接着,我又指着不远处一座高大的建筑:“那里,是‘景云交易所’在京城的分部。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货物在这里成交,可以说,这里就是我泰昌北方的经济命脉。”

我的话,让四国使团的人,心思各异。

赵景曜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不屑的表情,嘴里嘀咕了一句:“不过是些商贾之术,上不得台面。”但他身边的副使,那个鸿煊的兵部尚书,眼神却在不停地闪烁。作为一个国家的兵部主官,他很清楚,眼前这繁荣的商业背后,代表的是何等恐怖的财力和后勤能力。打仗,打的就是钱粮。泰昌有如此雄厚的财力,那他们的军队……

燕文昊和他的那些文士们,则是对这满街的“铜臭味”感到不适,一个个都皱着眉头,仿佛多看一眼,就会脏了他们的眼睛。

只有永熙的靖亲王和青阳的顾丞相,看得最为仔细。他们不时地低声交谈,指着某些店铺的招牌,或者询问着某种商品的价格。他们看的不是热闹,而是门道。他们看到了这繁荣背后,那只无形的、强有力的调控之手。

在城里转了一圈,吊足了他们的胃口,我才领着他们,来到了各自下榻的驿馆。

这驿馆的安排,也是贾诩计划里,重要的一环。

“赵兄,这里便是为你们鸿煊使团准备的‘北风馆’了。”我指着一处占地极广,看起来颇为气派的院落,对赵景曜说道。

赵景曜看了一眼,总算是满意地点了点头。这院子虽然比不上他的王府,但在京城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也算是相当不错了,总算让他找回了一点面子。

“有劳瑞王殿下了。”他硬邦邦地说了一句,便准备带人进去。

“赵兄且慢。”我叫住他,指着院子旁边一处高大的围墙说道,“忘了跟你说了,这北风馆旁边,就是我京畿大营的一处操练场。将士们操练勤勉,有时候,晚上也会加练。动静可能会有点大,还望赵兄和各位勇士,多多包涵啊。”

我话音刚落,围墙那边,就传来了一阵惊天动地的呐喊声。

“杀!杀!杀!”

那声音,整齐划一,充满了血腥和煞气,仿佛有千军万马正在里面进行殊死搏杀。紧接着,就是密集的脚步声,兵器碰撞声,响成一片。

鸿煊使团的人,脸色“刷”的一下,又白了。

白天在城外,他们感受的是静止的军阵带来的压迫。现在,他们听到的是动态的操练带来的威胁。这声音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们,就在一墙之隔的地方,有十万头猛虎,正枕戈待旦。